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班最晚”是荣誉也是鞭策

  评论员观察

  大数据貌似很空洞、很冰冷,善于运用的话,透过大数据看大千世界,有时也很新奇、很有趣。比如,高德地图日前发布《2020年度出行报告》,透过车流看2020年平均下班最晚的城市,国内有十座城市入围,广东占了四席。透过车流数据看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联想,这个话题就可以展开了。

  若将车流数据与这些城市的发展数据——城市GDP总量、经济增长速度、职工薪酬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幸福指数等相印证,基本上就可以推导出更深一层的结论,比如“财富都是靠打拼出来的”。因为,这十座城市,几乎囊括了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城市永远年轻。一座城市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城市的活力体现在哪里?奋斗最直观、最有效。不努力奋斗,哪里来的发展,谈什么发展速度?个人如此,城市亦如此。奋斗就要付出,就会有牺牲,“下班最晚”是诠释奋斗的一个维度,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无可厚非。

  若从宏观切入微观,“下班最晚”未免让人五味杂陈,因为它可能牵涉到跑偏的加班文化。就在近日,一位年轻人在深夜下班后猝死的新闻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年轻生命猝然消逝,令人悲痛、惋惜,公众在痛心之余,也把目光再次投向跑偏的加班文化。对此,“新华微评”指出,“让追梦人健康地奔跑,让企业发展更有温度,才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新华微评”鞭辟入里。只有健康,才能长久奋斗;只有健康,奋斗才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就是生产力,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是的,与一个人的健康相比,名誉、地位、金钱等都是身外之物。问题是,一些企业并不认可这一点,他们给经常性、长时间加班的工作模式贴上“标签”、赋予“意义”,并辅以薪酬激励,来换取员工认同,实现非正式制度的“转正”。这种加班文化之下,超时工作、熬夜加班被视为正常,按时下班、劳逸结合倒成了异类,基于这种现状的“下班最晚”要不得。

  相比起有效加班来说,那些因低效的、无意义的加班而导致“下班最晚”更无聊、更不可接受。比如,一些可开可不开的会,非开不可;一些可在线上开的会,一定要在线下开;一些可长可短的会,最后都开成了“神仙会”“长命会”;一些可写可不写的材料,不但要写,还要两种版本:电子版、纸质版。由此增加的工作量,拖延了工作人员的下班时间,值得反思。

  “下班最晚的城市”,是荣誉也是鞭策。可以的话,减少一些没必要的加班,争取让大家都准时下班,一家人准点吃晚饭,如此多好。  (连海平)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际·国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周刊·揾食
   第A15版:汽车
   第A16版: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W1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W2版:创文特写
   第W3版:创文重点
   第W4版:创文视点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练霓裳
   第SS3版:调色板
   第SS4版:时光计
精准施策,全面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建设智慧城市,要让数据活起来
“下班最晚”是荣誉也是鞭策
“物业+养老”让居家养老更给力
春节防疫这根弦不能松
保障食品安全就该抠细节
“无纸化”别搞成形式主义
“假网红县长”发出真警示
美丽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