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化地标游广州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在被誉为“广州会客厅”的花城广场上有一本“美丽书籍”,它就是广州图书馆。自2014年起,广州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指标值稳居全国公共图书馆首位,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位置,年接待读者量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2024年8月4日接待读者量达到64867人次,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最高纪录,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
广州始终在创新。不仅牵头构建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网络,让读者能最大效能利用文献资源,还在全国首创提出“馆校一体化”未成年人阅读服务项目“馆立方”,大力推广实践“校园+社区(村)”新型服务模式,即“一馆双门”,实现了公共文化和教育双向赋能和小馆舍大服务的理想愿景。每逢暑期人流高峰期来临,广州图书馆会调整部分区域开放时间,提前1小时开放,并通过高校大学生专项实习、志愿者招募等方式,确保在高峰期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满足读者的需求。
广州图书馆一直多元发展。“艺术周末”用展览、演出、讲座等形式打通文学和艺术,连接知识和实践,带领着读者走进广袤的文艺世界;多媒体录音室配备专业的录音设备,录出来的人声会让你“惊艳”;自助录音室配备Cubase录音软件、声卡、话筒、耳机、电脑、显示器等,非常适合个人制作音频作品……这些服务全都免费,预约即可。
广州图书馆的边界在不断扩大,细致贴心的服务让读者如沐春风。2024年,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研究显示:读者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总体满意度达86.74分,全国领先。
在这里,地标建筑与人文关怀相通,公共空间与城市文明相融,它不仅是广州的文化地标,也是广州人的“精神家园”。
近期,广州图书馆有多个展览、活动。“潮起大湾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主题展览,通过数字阅读与图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市民沉浸式感受全运风采;影音鉴赏——十五运会主题经典体育电影系列,精选经典体育主题电影放映,以光影为跑道、以掌声为节拍,让“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十五运会口号在银幕上精彩呈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