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评论

越是宏伟的事业,越需坚实的支撑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本文字数:1184

  “实,富也。”

  中国人历来推崇“实”字,讲究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倘若将这种智慧置于经济领域,它提醒我们:实则稳,实则安;实体经济是根基、是底盘,是财富之源、命脉所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12项战略任务,明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首位。

  实体经济,何以被“置顶”?

  “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不能脱实向虚”……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重要讲话,不难发现:工厂车间是高频地点,实体经济是高频词汇。实体经济之重要,不言而喻。

  回望来路——中国经济起家,靠的就是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掌握发展主动权,实体经济功不可没。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拿下世界第一;“十四五”以来,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均超30万亿元……实践一再证明,中国经济列车“稳”的态势持续巩固,“进”的步伐铿锵有力,实体经济的坚实底盘极为关键。

  瞻望前路——走向未来,还是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十五五”期间,当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演进,“立身之本”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重要支柱”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诚如专家所言,未来在大国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看实体经济建设成效。

  根基,如何巩固壮大?

  要全面“转”。作为我国产业体系的“基本盘”,传统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约八成。推进制造业加速向高端迈进,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要深刻认识到,很多领域唯有坚决转型,才能实现升级;唯有牢牢把握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老树”才能加快“发新芽”。

  要悉心“育”。惟进取也,故日新。从AI大模型百舸争流到人形机器人加速应用,一批现象级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为我国新兴产业拔节生长写下生动注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关乎长远潜力,未来产业更是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立足自身实际,加快布局,精心培育,不容有失。

  要着力“扩”。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扩大服务业开放,扩大优质经营主体,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扩容提质,势在必行。

  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奋进“十五五”,更好“挑大梁”,更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跨越式发展,更好支撑广州经济向新向强。

  越是宏伟的事业,越需坚实的支撑。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能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大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9越是宏伟的事业,越需坚实的支撑 2025-10-29 2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