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薇薇
自广州与黔南开启东西部协作以来,两地以产业合作为纽带,精准投入协作资金,靶向破解发展难题。从食品加工车间到田间育苗大棚,从刺梨种植基地到农文旅融合项目,产业振兴的活力持续迸发,正书写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动答卷。
资金“输血”激活企业动能
近年来,依托东西部协作,2510万元帮扶资金赋能长顺县肉鸭产业健全全县鸭产业全产业链条。2021年广州市整合资源,对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998万元,推动菜籽油加工实现“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型。项目实施后,全县带动种植15.8万亩油菜基地,带动农户2万余户,每户增收4000余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人。
在龙里县余下村,荔湾与龙里协作共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特色带项目共建设有三期,总投资2090万元,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农户务工难问题。
作为贵州刺梨的重要产地,黔南州龙里县被称为“中国刺梨之乡”。2023年借助粤黔东西部协作资金240万元,实施龙里县谷脚镇2023年茶香村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预计至2025年年底,该项目可完成分红17.2万元。
三产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三都县中国西部赛马城是广黔协作重点打造的农文旅融合项目,2024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40万元用于完善西部赛马城基础设施建设。自“贵州村马”运营以来,三都县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赛马城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拥有按国际标准建设的赛道及完善配套设施。自2023年7月开启市场化运营以来,举办各类“村马”赛事共121场次,吸引省内外马匹与骑手踊跃参与,赛场内外热度持续攀升。
十二载风雨同舟,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不仅是资金、项目、技术的转移,更是发展理念、创新思维、奋斗精神的传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共绘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写下鲜活的广黔注脚。
专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