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湾区周刊·专题

东莞市工信局:

当好企业“服务员”
多措并举培育“专精特新”

蒋幸端

本文字数:2751

  2024 DiDA ward(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展示的产品。

  去年底,东莞举行“工业设计的东莞记忆”20周年回顾展。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广东省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截止时间为10月24日。广东共有344家企业进入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其中东莞65家企业入围,占比达19%。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东莞共有‌2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次入围的65家企业全部通过公示后,东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达301家!专精特新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从新公布的名单中,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东莞的创新韧性与产业底气!

  文/蒋幸端 图/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量显著

  一直以来,东莞市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依托东莞市22万余家工业企业,1.4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的优厚土壤,东莞市全力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扶持政策,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打造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东莞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1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483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入围的65家企业全部通过公示后,东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达301家!

  东莞市工信局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数据统计,从行业分布来看,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共涉及55个国标行业,399个行业细分领域,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19.4%)、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12.2%)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9.6%)位列前三。从从业年限来看,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从事细分市场平均年限为13.18年,有36.7%的专精特新企业从业年限达到15年以上,13.5%的企业从业超过20年。从企业规模来看,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比约为67.7%。从企业类型来看,东莞市专精特新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约为88.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0%。

  此次入围榜单的65家东莞企业在细分领域同样表现突出,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熵基科技是生物识别与智能物联领域的头部企业,润星科技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制造商之一,其国产五轴数控机床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列。

  多措并举推动专精特新培育工作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排头兵。自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培育计划以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已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多措并举推动专精特新培育工作。一是构建梯度分级培育格局。对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中不同层级企业的要求,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构建梯度分级培育格局,通过召开政策宣贯会,依托“企莞家”平台宣传、建立申报企业交流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指导企业对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标准提前布局,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研发、财务方面的规划,积极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扩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库。加强“小升规”工作和专精特新培育的工作联动,在“小升规”企业中挖掘增长势头较好、经营稳健的企业,通过送政策上门等形式,帮助企业了解专精特新认定的相关要求,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加强对基层镇街和申报企业的指导,每年均召开政策宣讲会,将申报过程中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形成汇编,供镇街和企业参阅,提高申报效率。

  二是全力落实上级扶持政策。东莞市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小巨人”项目、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创客广东”大赛落地奖补等项目。同时,在参与企业校园招聘、直播带岗、中小企业博览会、创客广东大赛等方面,东莞市均优先推荐专精特新企业参加,有超700家次专精特新企业参与了相关活动。

  多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支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东莞还构建市级扶持体系,从多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支持。早在2022年,东莞就针对不同类型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出台了《东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在多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支持。

  其中,在培育体系方面,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东莞市“倍增计划”扶持培育体系,享受倍增计划有关扶持政策。自2021年开始,东莞市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奖励,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在空间保障方面,东莞市试点建设5个专精特新产业园,专门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低成本优质空间,共招引、在建、投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同时,持续推进规范“二手房东”整治工作,切实降低专精特新企业用地成本。

  在融资支持方面,支持金融机构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不低于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东莞市企业融资风险补偿“白名单”。在人才支持方面,依托“莞商学院”平台,对接优质高校和培训资源,并将参加名额优先向专精特新企业分配;将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纳入人才分类自主评价、公办学位分配、出入境签注“白名单”、落户便利范围。在创新发展方面,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各级首台(套)项目,争取有关创新中心认证,联合工信部工业文化中心开展工业设计赋能“小巨人”企业专项行动,通过“首席设计官”培育计划、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工业设计和品牌打造能力。

  东莞市工信局:完善扶持政策,持续当好企业“服务员”

  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东莞正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引擎,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东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市工信局将持续当好企业“服务员”,未来,将继续通过政策、资本、技术、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专精特新企业厚植成长沃土,为东莞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接下来,东莞市工信局将完善扶持政策。将于今年对现行的《东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进行修订完善,在提供融资便利、加强人才引进、支持研发创新、财政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予以倾斜。

  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与省厅的沟通对接,争取每年常态化开展“小巨人”企业申报认定辅导。同时继续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机制,加强请示报告,细化审核标准,争取向企业提供主观性材料撰写提纲,减轻企业负担。并加强市镇联动,加强对镇街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争取更多政策宣讲、交流会议等资源下沉镇街。

  加强企业宣传。开展东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优秀案例剖析及宣传活动,对“小巨人”企业开展“一对一”专访,剖析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案例和独家故事;树立高度专业化、创新性和成长潜力的企业标杆,引导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力争今年完成100家“小巨人”企业宣传,两年实现全市“小巨人”企业全覆盖宣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湾区周刊·专题 A12当好企业“服务员”
多措并举培育“专精特新”
蒋幸端2025-10-24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