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从万商云集看人心所向

鲍南

本文字数:953

  “我要订购6000台喷射泵!”“没想到你们连夜就按照样品图把我想要的产品定制出来了,签单!”……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日前落幕,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创同期历史新高。一幕幕火热洽谈的场景、一张张成交喜人的订单,折射出中国外贸的强韧性与新动能。

  众所周知,当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经贸局势异常动荡,而广交会何以依然万商云集?答案或许就藏在一批批惊艳亮相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之中。从搭载了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家电,到万面皆可交互的新型投影仪,再到集成尖端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35万多件智能类产品成为本届展会的绝对主角。这也佐证着广交会的升级——从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吸引订单的“中国制造”大卖场,变为产业链完整、创新动能充沛的“中国智造”大秀场。境外采购商们不远万里奔赴而来,追逐的正是这份由创新驱动的新供给。

  回望历史,20世纪50年代,为打破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广交会应运而生,首届成交额就达8657万美元,为新中国外贸“破冰”;1978年,广交会首次开展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料装配等新业务,让人们嗅到了春天的气息;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广交会先后从“一馆一期”改为“一馆两期”“两馆两期”,见证着“世界工厂”的全速运行……近些年,面对“脱钩断链”的逆流,广交会稳扎稳打,24小时办证、外币自助兑换、开设机场礼遇专用通道等新政策层出不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展示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胸怀。

  与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闭幕几乎同一时间,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这份底气,亦生动体现在广交会这样热气腾腾的交易现场,体现在美国采购商“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的朴素话语中,体现在“向新”“向智”“向绿”的中国商品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只要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经济的大船就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见微知著,一展观势。在地缘政治分裂、经济危机反复、关税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广交会的参展人数和规模再创新高,显示了世界对于中国经济光明前景的信心。在风浪中“筑桥”,于乱象中奔赴,中国这片热土欢迎八方来客携手共赢。

  (摘自《北京日报》 作者:鲍南)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从万商云集看人心所向 鲍南2025-10-23 2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