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沪上启幕

岭南风华绽放上海滩

李巧蓉、莫斯其格、李晓璐

本文字数:3024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上海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广东美术精品亮相。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展览现场

  民族舞剧《英歌》剧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莫斯其格、李晓璐

  图/主办方提供

  当岭南之风轻拂浦江之滨,一场承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精髓的艺术盛会正式拉开帷幕。10月18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幕式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隆重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和上海的艺术家及各界代表共同出席见证。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10月18日至11月15日期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将通过美术大展、舞台演出、非遗“艺术天空”户外演出、艺术教育、国际演艺大会、国际对话等活动,生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活力与多元魅力,推进文化深度交融、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岭南遇上海派”:七大板块展现广东美术百年成果

  1932年,作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的高剑父在上海创作了其“新国画”代表作《东战场的烈焰》,用一场绘画领域的“革命”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边界,以中西融合的技法、直面现实的视角,抒发革命激情。如今,包括这幅画作在内的800余件岭南艺术珍品跨越山海而来,重返其艺术理念早年传播的阵地——上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重头戏,“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10月18日在上海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大展规模空前,约800件(套)广东美术精品力作,以七大主题板块与三个特别专题交织叙事,通过多维度创新强化呈现效果。

  多幅主题性创作新作、大作亮相,也是本次展览亮点之一。长16米、高3米的大型主题性集体创作《大美天山》惊艳亮相,诠释了岭南的温润笔墨遇见西域的雄浑气象所绽放的别样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设置环形多媒体屏,借助光影美术馆、动态投影等沉浸式体验技术,让静态经典名作焕发动态生机。300米“时光长廊”梳理广东百年芳华,展出历年展览文献、资料等,立足当代视角阐释广东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展览展出期间,广东美术馆与上海美术馆将共同策划推出12场高水准、深层次的“岭南文化名家大讲堂”活动。同时,开设多场“上海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绘画体验、专家导赏、Artwalk画中游、艺术脱口秀等活动,搭建起富有建设性的跨区域文化链接,实现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之旅。

  七大主题板块

  “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回溯广东作为中国洋画运动策源地的历史贡献;

  “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深入探讨两大艺术群体的理念碰撞与革新实践;

  “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聚焦广东艺术家以艺术为武器的抗争精神;

  “激情岁月——为人民服务为时代讴歌”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美术工作者扎根生活的创作热忱;

  “开放变革——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展现广东美术在时代浪潮中的先锋探索;

  “百花争妍——创新创造再筑高峰”彰显新时代广东美术的多元繁荣;

  “风起南方——当代艺术实践”则聚焦当下广东艺术的前沿探索。

  三大特别专题

  “山月常明——关山月个案研究”

  “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

  “从广州出发:广州三年展文献展”

  期待深化长三角与大湾区的艺术合作

  广东美术馆馆长、“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总策展人王绍强表示,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于上海美术馆举办,既是对沪粤美术交融历程的回顾,亦是对广东美术的系统梳理。他表示:“本次大展无论是作品品类还是展出规模,都堪称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大展汇集来自全国20多家美术馆的精品,大部分作品是首次来到上海。期待以展览为纽带,深化长三角与大湾区的艺术合作,激励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传承‘其命惟新’的精神,在当代语境中探索艺术创新之路。”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其命惟新’大展的举办是我馆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实施‘大美术馆计划’、打破地域壁垒、构建全国文化资源共享网络的一次有力实践。这场沪粤两地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盛事,将为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艺术动能。”

  记者注意到,此次有20余件(套)作品来自广州画院。广州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陆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入选作品的创作者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新观念、新思潮,与上海大都市的环境特质较为契合。“我们展示的大部分作品已经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包括油画、中国画等,比如罗寒蕾创作的中国画《日日是好日》、陈川创作的中国画《交易会》等,也有特意为此次大展打造的作品,比如由我创作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与时俱进》,旨在为观众开启一场关于逐梦未来的幻想之旅,激发观众对未来图景的无限遐想。”宋陆京说。

  7台14场精品剧目展现大湾区艺术成果

  在舞台精品展演方面,7台14场粤港澳近年原创舞台剧目将在文化周期间集中上演,木偶剧、芭蕾舞剧、粤剧、杂技剧场等多个剧种,集中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

  10月15日晚,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芭蕾舞剧《家园》在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亮相。当演员们齐齐谢幕,现场掌声如雷,气氛热烈,观众们看完直呼“看不够”“舞美震撼”。此次演出是芭蕾舞剧《家园》经过全新的改版提升后在上海的首演。

  10月18日,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在上海文化广场再次震撼上演,这也是该剧目今年第三次登陆上海。该剧以岭南传统英歌舞为核心,翻飞的英歌槌与激昂的锣鼓节奏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绣自岭南,缘聚上海。粤剧《双绣缘》于10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宛平剧院上演。该剧从《杜阳杂编》《全唐诗》等古籍中汲取灵感,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构建出兼具轻喜剧风格与人性深度的戏剧空间。

  10月18日、19日,当代杂技舞蹈剧场《站台》首次登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作为中国首部“新马戏”舞台剧,《站台》以旅者的远行经历为主线,在舞台上构建出充满意象感的“人生驿站”,为沪上观众带来兼具探索性、跨越性与先锋气质的艺术盛宴。

  10月9日至11日在上音歌剧院演出的话剧《唔讲得》改编自喻荣军的普通话剧本《不可说》。该剧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叶童、资深演员黄德斌领衔主演,在悬疑、荒诞、暧昧的剧情中,融入崭新的叙事手法,为观众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沉浸式观剧体验。

  澳门儿童剧木偶剧《虫虫的仓鼠》将于10月25日亮相上海宛平剧院。这是一个关于爱、关于告别,以及在生命中学会勇敢与释怀的暖心故事,该剧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创新偶戏元素与多媒体技术,独特的“戏偶影院”形式将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观看体验。

  香港芭蕾舞团与香港管弦乐团联合呈现《布兰诗歌》将于11月13日至11月15日上演。《布兰诗歌》演出含《布兰诗歌》《最后的歌》两部作品,均取材于艺术经典。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头版 A1岭南风华绽放上海滩 李巧蓉、莫斯其格、李晓璐2025-10-19 2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