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一刀一斧 凿出冠军路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欧祖安斩获精细木工项目金牌

刘春林、何颖思

本文字数:1432

  欧祖安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上。

  “技能全运”夺金记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教师欧祖安站在工作台前,手起凿落,木屑纷飞,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历经3天、15个小时的精雕细琢,欧祖安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斩获金牌。

  这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突破,也是广东省在全国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春林、何颖思 通讯员骆晓彤

  赛场淬炼

  金牌背后的精益求精

  本届大赛的精细木工项目首次设置了“立体门框+平面圆弧”两个模块的组合题目,比赛评分标准苛刻,要求精度必须控制在0.2毫米以内,极大考验选手的专注度和工艺稳定性。欧祖安介绍:“题目中的圆弧交接部分容易出现错位,如果精度不够,就会破坏整体美感,也非常容易在加工过程中破坏木纤维,从而导致作品损坏。”

  面对挑战,欧祖安和教练团队制定了周密的备赛计划。在今年赛事官方发布样品后,他和团队每3天进行一次全流程模拟,以每天7.5至8个小时的强度进行训练,全力提升制作速度。“我们要求选手一步到位,一刀切就一刀准,不能有两次操作。”欧祖安的教练翟梓曦透露,为攻克难关,他们在备赛中展开“超量训练”——要求选手在15个小时内完成16至17个榫卯结构制作,远超赛制要求。此外,团队通过故意标错图纸尺寸、临时更换工具等“设障训练”,锤炼选手的应变与抗压能力。

  “比赛过程中,我几乎没有出现技术上的错误。”从绘图到榫卯结构制作,再到最终组装,欧祖安严格按照赛事工艺流程表推进,每一步都精准卡在时间节点上,最终的成品近乎完美。

  匠心之路

  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走进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精细木工实训基地,大型数控设备、专用工位与原材料一应俱全,整个训练环境完全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这里,也正是冠军选手欧祖安日常训练的“战场”。

  作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木工、家具制作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学院在精细木工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已培育出多位顶尖技能人才。“从世赛冠军黄波林到国赛冠军欧祖安,我们提供了系统化训练平台与精准化指导,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钻研技艺。”翟梓曦表示。

  欧祖安的技能之路始于2019年,他作为一名普通学生入读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当时,教练从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回来,我被他的演讲打动了。”欧祖安回忆道。2021年6月,他加入木工梯队,从最基础的锯、刨、凿开始学起,光是练习基本功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后来,欧祖安代表学校出征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却因对赛题中“三点画弧”的规则准备不足,图纸绘制时出现偏差,最终止步于优胜奖。这次失利,让他陷入了短暂的低迷。

  但教练团队的信任与师兄黄波林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金牌的消息让他重燃斗志。“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欧祖安说。此后,他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训练中,针对绘图这一弱项,他每天在1∶2的大图板上反复练习尺规作图,画完擦掉,擦掉再画。这样的状态持续一个多月,直到手腕形成肌肉记忆。

  训练过程不仅考验技能,更磨炼心性。欧祖安告诉记者:“最大的改变是性格更加沉稳了。”入行前的自己心浮气躁,日复一日地与木料对话让他学会了沉下心,“木工容不得半点分心,稍有疏忽就可能受伤。”

  2023年毕业后,欧祖安选择留校,以教师身份继续训练。才21岁的他,已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如今,这份专注也融入了他的生活:日常训练之余,他还会为身边人制作柜子、架子、椅子等家具。欧祖安说:“看到自己做的东西被需要,特别有成就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A6一刀一斧 凿出冠军路 刘春林、何颖思2025-10-09 2 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