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晴雨)台风“桦加沙”昨天17时前后在阳江海陵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40米/秒(13级,台风级)。在“桦加沙”影响下,上川岛国家气象站(海拔21.9米)录得阵风65.1米/秒(17级以上),为有历史记录以来广东省的国家级气象站录得的最大阵风。气象台预计,今天广州仍有比较明显的降雨,明天天气好转。
为何“桦加沙”有所减弱?
受“桦加沙”影响,9月23日到24日白天,广东海面、南海北部海面出现平均风12~15级、14~17级以上阵风。
“桦加沙”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一度达到17级以上(62米/秒),但其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减弱到13级(40米/秒),在登陆前后强度有比较明显的减弱。为什么会这样呢?气象部门分析称:“桦加沙”是一个庞大的台风,维持“超强”的时间超过3天,意味着它需要大量能量来维持这个强度,但是从9月24日早晨开始,它在广东近岸移动超过10小时,陆地的摩擦作用会消耗台风的能量;海洋是台风的主要热源,而大陆架海水深度相对浅,热量供应减少;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气入侵,切断了西南季风输送给台风的水汽,所以在登陆前后,“桦加沙”强度明显减弱。
为何今年9月广东多台风?
截至昨日,广东9月先后遭遇“塔巴”“米娜”“桦加沙”,为什么今年9月来广东的台风这么多?
广东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副首席李芷卉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在拉尼娜状态下,西北太平洋暖池海温明显偏高,使季风槽偏西,台风生成位置也偏西,容易出现西行路径,使得登陆影响我国的台风数量偏多。同时,南海中北部以及菲律宾以东海温偏高,使热带辐合带北推且异常活跃,生成多个对流云团,在适宜的条件下发展形成台风。
此外,9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副高维持一种带状分布,且异常偏北,其东侧的偏东气流以及西南季风将低纬度的暖湿气流不断输送到对流云团,加上西北太平洋副高位置明显偏西,脊线维持在北纬28度附近,其高空的偏东引导气流,会使台风西行登陆广东,所以今年9月广东的台风显得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