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涂端玉)9月1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更加有为有力。据了解,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的30%。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210个、创新医疗器械269个,且均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其中,今年1到7月份,批准创新药50个、创新医疗器械49个。我国的中药审评审批、质量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数量、批准数量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批准中药创新药28个。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今年呈爆发之势
记者梳理发现,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今年呈爆发之势。恒瑞医药不久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根据协议,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公司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三生国健、三生制药共同与辉瑞签署授权协议,将SSGJ-707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益授予辉瑞。据悉,该笔交易首付款达14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首付金额纪录,交易总金额有望突破60亿美元。
中邮证券研报表示,2025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赶超2024全年BD(商业拓展)交易总额。除了数量上显而易见的变化,像恒瑞医药这样的中国创新药企也在不断改写BD交易金额和交易方式。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在BD模式的变化过程中,中国创新药逐步摆脱“跟随者”标签,成为全球创新药的重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