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经济

消费贷贴息“红包”上线 银行自动扣减

业内提醒:未签协议、信用卡消费不能享受贴息

王楚涵、林晓丽

本文字数:1515

  热点聚焦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林晓丽)昨日,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政策“红包”正式上线。记者当天调查广州地区多家银行发现,目前18家经办银行已在APP设立贷款贴息专区,银行将在结息时直接扣减。不过,与普通消费贷申请不同的是,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消费者需签署一个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同时,如果将贷款资金进行取现、转账至个人账户的,需要上传发票进行人工认定才能享受贴息。

  同一机构最高可享受3000元贴息

  今年9月1日到2026年8月31日,消费者通过贷款经办机构申请的个人消费贷款,只要资金是用于购买手机、电脑、汽车、装修、旅行等消费用途,均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记者留意到,在广州地区多家银行的网点里,摆上了消费贴息政策的相关介绍。市民赵小姐告诉记者:“今天在银行申请了一笔消费贷,年化利率是3%。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贴息后在限定额度范围内,实际的利率就只有2%了。”

  据了解,此次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的贴息是3000元。

  根据财政部公告,参与贴息政策的机构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目前18家银行已在APP设立贷款贴息专区,部分银行也已将贴息协议签署环节嵌入到手机银行贷款流程中,客户提款时即可完成贴息协议签署。

  提醒1:未签协议不能享受贴息

  当日,记者在多家银行的消费贷贴息专区看到,享受贴息需签署贴息协议,并授权银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客户相关消费交易信息,汇总满足贴息条件的消费金额。对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银行将自动开展贴息;对于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提供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的方式向该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

  不过,如客户未签署贴息协议、未授权银行查询,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只是不能享受贴息。

  提醒2:取现等方式系统不认定

  那么,哪些交易能自动识别为贷款资金消费?建行客服表示,通过POS机刷贷款关联借记卡,扫码支付、线上交易支付等方式下选择使用贷款关联借记卡账户进行支付,将贷款关联借记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借款人将贷款资金向消费交易对应的对公商户直接转账等,均可自动识别。

  不过,如果是将贷款资金进行取现、转账至个人账户的,系统均不作认定,但可以通过上传发票以人工认定方式补充。

  提醒3:信用卡消费不享受贴息 存量消费贷可享受贴息

  各家银行划定了产品范围,包含消费、汽车、装修等领域的贷款产品,多家银行指出,信用卡类、个人住房贷款、车位贷、个人助学贷款等不参与此次贴息政策。

  广州地区多家银行表示,部分9月1日前已申请的贷款,在资金未用完的情况下,9月1日后实际消费部分仍可享受贴息。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银行表示,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银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经济 A8消费贷贴息“红包”上线 银行自动扣减 王楚涵、林晓丽2025-09-02 2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