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刘满元、鸦博宣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总有些人如砥柱中流,以信念劈开混沌,以担当照亮前路。林则徐,既是一代名臣的缩影,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在“开眼看世界”的觉醒里,在“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誓言下,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始终激荡着忧患与革新、风骨与智慧。
今年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86周年,觉醒之门·英雄之地——东莞通过精品文博大展、全国性的禁毒宣传、“种子计划”宣讲大赛、好苗子行动、情景式主题晚会等来传承和弘扬林则徐虎门销烟精神。
如何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好地传播林则徐虎门销烟精神,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怀?这些年来,从国家到省、市、镇等各级政府,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下简称“鸦博馆”)都有诸多创新之举。大家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活化展览、科技赋能等形式,将林则徐虎门销烟精神融入教育体系,利用新媒体平台等方式,让青少年深入了解相关历史,感悟精神内涵,传承和弘扬林公精神。
举办多元活动 将林公的人生智慧转化为青少年可借鉴的“成长指南”
2025年6月至8月,鸦博馆举办了纪念虎门销烟186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年度原创大展“林则徐的精神世界”以“精神考古”的创新视角,通过“皎如新月满秋潭”“有惠及人春映日”“欲挽颓波酌猛宽”“耐人寻味是和平”四大篇章,从个人修养、社会关系、政治实践、文化精神层层递进,勾勒林则徐的精神内核。
鸦博馆馆长张建雄坦言,“林则徐的精神世界”是策展团队花了近1年的时间打造出来的。这个展览与过往的与林则徐有关的展览有很大的不同。“林则徐的精神体现在爱国、担当、开明和清廉等方面。这次的展览,他们希望跳出历史,不就人物谈人物,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希望从历史和人物的行为当中提炼概括其精神。”张建雄强调说,以前大家更多的是格式化地来看林则徐——林则徐就是民族英雄,就是反殖民反侵略,就是禁毒,但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所以策展团队想把林则徐一生中的事迹,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出来。
截至目前,前来海战博物馆观看《林则徐的精神世界》的观众已达56万人次。
不仅如此,他们希望把传承和弘扬林公精神的目标群体放在可塑性强的青少年身上。在张建雄看来,青少年的思想正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就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将林则徐爱国精神培植在青少年身上,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正因为如此,自《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开展后,鸦博馆采用“主馆+多地巡展”模式,开启全国巡展,让《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展览走出东莞,走向全国。截至目前,《林则徐的精神世界》展览陆续走进了杭州、昆明、北京、赣州、武汉等林则徐曾到过的城市,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能接触到展览。
此外,鸦博馆还举办了主题研读会、校园宣讲、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并邀请林则徐第七代孙林同楠现场分享林则徐家风故事,让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人生智慧转化为青少年可借鉴的“成长指南”。
开展创意主题活动 让严肃的教科书符号成为可带走的“精神手办”
8月8日—1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东莞举行。为进一步挖掘虎门销烟精神当代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实证阐释“觉醒之门·英雄之地”的内涵,东莞“虎门销烟”和“林则徐”双IP与小羊肖恩、铁臂阿童木等全球头部IP一起亮相漫博会现场。在持续4天的活动里,5米高的Q版林则徐气模始终微笑着立于潮玩展区中,吸引了无数年轻人来打卡。
当历史与潮流在此交汇,让这场跨越百年的对话热度再度飙升,并充满了温度。
据鸦博馆宣教部主任张翠霞介绍,继2023年“传承林则徐虎门销烟精神好苗子行动”、2024年“答案在路上——林则徐东莞虎门销烟185周年&好苗子精神巡游”之后,今年,该馆开启“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186小时精神马拉松”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通过专业历史叙事、深度内容讨论、年轻化表达,让林则徐的爱国情怀、担当精神与禁毒决心,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快闪”形式实现“破圈”传播,成为鸦博馆跨界合作、创新打造“林则徐”和“虎门销烟”双IP,增强东莞“觉醒之门·英雄之地”影响力的标志性实践。
张翠霞介绍说,“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活动上线后,在知乎发起相关话题,得到陕西、江苏、安徽、青岛、浙江、天津、重庆、湖北、四川、云南等地方的10个城市响应传播,引发超500万次浏览。其中,把林则徐在福州、北京、广州、澳门、西安等11座城市留下的故事、展现的精神和当下年轻人的困惑结合起来,发起的11个提问,浏览量超30万,吸引了500多位知友关注讨论。不仅如此,“清风徐来·我们都是好苗子”线下已在中山大学、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举办了快闪、沙龙等活动,以萌趣林则徐气模、主题扇等创意文创吸引了众多学子参与其中。快闪、沙龙等活动在线上同步引爆社交圈,形成“线下体验+线上发酵”的立体传播效应。
“为什么年轻人愿为历史驻足?”鸦博馆馆长张建雄是这样看待的,“我们的教育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参与式的;我们的教育同样不是离身式的,而是具身式的。艺术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孩子、让青少年能够亲自扮演某一个角色,对他们幼小的心灵肯定是一个触动。在鸦博馆,严肃的教科书符号,已成为可触摸、可玩耍、可带走的‘精神手办’。”
实施 “种子计划” 让孩子们讲好虎门销烟故事、传承销烟精神
今年6月,鸦博馆联动多部门实施“种子计划”,包含“6·3 虎门销烟纪念日”校园集体活动、“种子培训”、“宣讲大赛”、“校园宣讲”四个环节,挑选出了一批优秀的“种子”选手。同时,鸦博馆还通过暑期夏令营,“小小讲解员”等活动让青少年深入体验、传承和弘扬林则徐爱国精神。
6月10日,纪念虎门销烟186周年“种子计划”宣讲大赛在虎门海战馆成功举办,来自虎门镇41所中小学的学生,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动情的声音,向大家讲述着英雄虎门的故事,传承着销烟的精神。最终,41名选手获得奖项。这些获奖的学生,将以“种子”的身份,在校园内宣讲,让更多的同学从中进一步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传承虎门销烟的爱国精神,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7月29日,鸦博馆暑期夏令营“我是小小研究员——历史课班”开课了。其间,孩子们走进鸦博馆展厅,感触科技的力量。在展区里,孩子们体验到了文物三维互动系统。通过触控平板,他们可以360度观察鸦片战争时期的火炮结构,并借助AR技术“走进”沙角保卫战的虚拟场景,感受关天培血染战袍的悲壮瞬间。孩子们变身“小小历史研究员”,认识了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不仅仅是收藏、保护、展览与教育,还有最重要的——研究!通过学习,孩子们收获满满。
据鸦博馆宣教部主任张翠霞介绍,借助科技力量,该馆将虎门销烟27个知识点串联成了虎门销烟数字展馆。开馆后,在数字展馆中,孩子们借助AR,可以感受、体验、思考鸦片战争这段历史。
张翠霞表示,无论是“种子计划”,还是暑期夏令营,该馆旨在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青少年“种子”,让他们走进鸦博馆,走进研学团队,走进暑期夏令营进行宣讲,并发挥他们的“种子”的作用,进一步讲好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传承虎门销烟的爱国精神。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