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经济·广东

“跪行少年”变“盐焗鸡掌门”

“我命由我不由天” 河源市和平县残疾创业者用“坚强”逆袭人生

曾焕阳

本文字数:1214

  黄家敏直播推广河源客家盐焗鸡。

  盐焗鸡连锁店顾客盈门。

  在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莫塘村径里自然村,有一个身残志坚的青年黄家敏,他自幼双脚缺失,却坚持跪着上学、顽强打工,他返乡创业的故事更是激励了很多农村青年。从“跪行少年”到“盐焗鸡掌门”,黄家敏跌宕的人生经历、艰辛的创业路感动无数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杨石文

  求学艰难:没脚的孩子“跪”行读完小学

  “残疾不是我的人生终点”,这是黄家敏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87年,他出生在和平县东水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时就双足残缺,无法直立行走。然而,肢体的残缺并没有让他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10岁那年,他用双手撑地、膝盖磨泥,一寸寸“跪”行进入村里的小学。弯曲的山路、书香的课桌是他童年最清晰的记忆底片。

  2003年,艰难读完小学的他需到离家10公里远的东水镇长热村郎仑中学读初中,由于交通不便,每次上学都需家人用自行车驮着,每周在校食宿五天。

  初二那年,黄家敏退学了,但他心里却默默认定,跪行也要闯出一条生路来。

  求生不易:后厨洗碗三年,把自卑冲进下水道

  退学后,16岁的黄家敏毅然踏上打工之路。经亲戚介绍,他进入佛山顺德一家饭店后厨做洗碗工。三年时间,在狭小、油腻、闷热的环境中,每天洗碗超2000只。在油污水槽间,他坚持一个想法:宁可跪着挺,也绝不低头爬。

  2006年,黄家敏辞掉洗碗工,在顺德夜市摆烧烤摊。他秘制的腌料引来众多回头客,日销300串烧烤,地摊初试身手,让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08年,黄家敏又做起了二手手机回收生意,都市淘汰的旧手机,在他手里翻新后成了“希望机”。

  虽然黄家敏每一段求生经历都有过不少挫折和失落,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创业逆袭:变“客家盐焗鸡掌门”,助力家乡发展

  随着两个孩子相继出生,黄家敏和妻子双双辞工返回家乡生活。这个阶段,黄家敏开始尝试发小视频,以唱歌为主,对外分享自己的乡情乡趣,逐渐在网上崭露头角,成了一名网红。

  “我开始帮人直播带货,发现客家盐焗鸡比较畅销,但经常缺货且质量不能保证,于是我就突发奇想,何不自己另立炉灶,专营盐焗鸡生意。”说干就干,黄家敏和妻子一拍即合,专门到河源、惠州、梅州等地拜师学艺,学到客家盐焗鸡的秘方。去年冬,他在河源开办了第一家盐焗鸡门店。

  “今年初,我在网上结识了在河源旅居生活的江苏徐州退役军人许先生,两人合计将客家盐焗鸡做强做大,我们合资开办连锁店,帮助有志向的返乡青年和残疾人就业。”黄家敏告诉记者,今年前7个月,他们先后在河源市区、和平、龙川等地开办了27家盐焗鸡连锁店,最远一家开到了广西恭城,只要是有志于返乡创业的青年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都可以加盟,创业者加盟无需押金,他们负责提供质量可靠的秘制客家盐焗鸡,如今加盟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

  身为“客家盐焗鸡掌门”的黄家敏没有忘记家乡,他在和平县东水镇莫塘村利用废弃10多年的小学校舍,新建了一家日产3000多只盐焗鸡的加工生产基地,同时将其打造成乡村文化景点,让家乡的土特产更好地销出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经济·广东 A11“跪行少年”变“盐焗鸡掌门” 曾焕阳2025-07-30 2 2025年07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