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节点。广州正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奋力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上树标杆、作示范。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紧跟省市部署,以金融创新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农业产业链升级、特色产业培育、绿色生态发展等领域精准发力,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乡村振兴沃土,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6月底,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近660亿元,较年初新增70亿元。一串串亮眼数据背后,是建行广州分行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文、图/林晓丽、陈霜
“贸易融资”破局,生猪养殖链焕新生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广东食出宝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养殖基地,智能化环控系统、自动化饲喂设备、物联网实时监测生长数据平台,勾勒出智慧农业的图景——这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已建成三大现代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年均出栏生猪超 60万头,供港活猪出口量全国第一,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重要支撑。
但农业企业的共性痛点同样困扰着宝金公司:饲料采购占用大量现金流,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难以满足降本增效需求。建行广州海珠支行创新推出了自营福费廷方案,精准服务客户需求:由宝金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开立信用证,上游供应商凭信用证在建行办理贴现融资。这一模式既让宝金公司实现了付款账期延长,又让上游供应商提前回款,综合融资成本较传统模式显著下降。
在河源市紫金县养殖基地,满载饲料的运输车辆正有序进场。“过去饲料款账期短、资金压力大,现在通过建行的福费廷业务,我们三天内就能把款项打给上游供应商。”宝金公司负责人指着企业网银提醒兴奋地说。截至目前,建行已累计为宝金公司发放涉农贷款超4370万元,以金融力量保障了每月超万吨优质饲料的稳定供应。如今,宝金公司的数字化养殖版图正加速扩张,上游供应商的产能效率也持续提升。“贸易融资”模式的拓展,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建行方案”带来的发展红利,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注入更强金融动能。
“软实力”变“硬支撑”,南沙“穗丰鲫”游向全国
农业兴旺,关键“有种”。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鱼窝头村的千亩鱼塘边,一尾尾“穗丰鲫”鱼苗正欢快地游弋,鱼苗场负责人何生正忙着指导工人投放新一批“穗丰鲫”鱼苗,这位“乡土专家”不仅将鱼苗场打造成渔农民良种供应基地,更与上海海洋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作为广东省十大种业杰出人物,何生深耕水产养殖领域数十载,将鱼苗场打造成集研发、生产、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既是水产种苗研发的“科技先锋”,也是带动周边200余户养殖户增收的“富民引擎”。
随着“穗丰鲫”名气渐响,鱼苗场面临研发投入加大、市场拓展加速的双重资金压力。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深入调研后,创新将企业的知识产权、科研合作等“软实力”转化为信贷“硬支撑”,仅用一周时间就为鱼苗场发放50万元“粤兴贷”,解了燃眉之急。
在银行资金支持下,鱼苗场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的良种培育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还参与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增殖放流项目,投放优质鱼苗30万尾,既修复了珠江口渔业资源,又带动下游养殖户亩产增收近20%。“以前买苗要四处筹钱,现在建行给了授信额度,随时可以提款采购。”何生指着新扩建的鱼塘介绍道。如今,“穗丰鲫”已游向全国20余个省市,年产值突破千万元。项目还带动周边300余户养殖户形成产业链协同,建行更是为鱼苗场配套财务管理、供应链优化等附加服务,让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传统渔业向现代化转型。
如今,承载着科技与金融双重基因的“穗丰鲫”已游向全国市场,成为南沙区特色农业的“金名片”,建行正以金融力量助力越来越多像何生这样的“新农人”脱颖而出,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新动能。
专项信贷护航,勃发生态农业新活力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广东有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坚定的践行者。这家成立不满一年的企业,专注水果、蔬菜及园艺产品的种植与栽培服务,正积极践行一条“绿色循环”的发展道路。
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有熊农科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主要以有机肥、沼渣沼液、沼气以及经过处理的畜禽粪污作为养分来源,显著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这些关键的有机物料,公司坚持向本地农户采购,此举不仅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且带动了上游农户增收,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成立首年,公司销售收入即达1500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0%,展现出市场对其绿色生产模式的认可。
然而,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初创型农业科技企业,要维持并扩大这种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向上游农户集中采购大量畜禽粪污、沼渣沼液等有机物料,以及保障日常经营周转,对流动资金提出了较高要求。2025年6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采购季的到来,资金压力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了解到有熊农科的发展需求和面临的资金瓶颈后,建行广州越秀支行迅速行动,深入调研企业经营模式、市场前景及资金用途后,高效精准为企业投放1000万元信贷资金。这笔资金专项用于有机物料采购及补充流动资金,如同“及时雨”保障了绿色生产链条顺畅运转。如今,有熊农科在资源循环利用、农产品品质提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绿美广东添上了一抹鲜活的“农业绿”。
从生猪养殖的产业链协同,到特色水产的科技转化,再到绿色农业的生态循环,建行广州分行以金融创新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的,不仅是资金活水,更是发展动能。
未来,建行广州分行还将继续以更精准的金融方案、更有力的实干担当,推动城乡资源高效流动、产业深度融合,为广州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树标杆作示范贡献更多“建行力量”,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岭南新画卷。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