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GA7版:东莞新闻

东莞多举措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从“飞起来”到“强起来”

蒋幸端

本文字数:3800

  无人机正在高空清洁玻璃。

  空中救援应用场景展示。

  足球无人机近年来颇受市场欢迎。

  越来越多的企业拓展低空经济蓝海。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通讯员谢世金、邱发平

  2013年,极飞科技与顺丰快递携手开发的物流无人机在东莞试飞成功,10多年后,全省首支无人机救援专业队、大湾区首条低空商用化海关运输线路开通……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在东莞落地。截至目前,东莞已经在物流运输、城市治理、旅游观光、低空制造服务等领域精心培育典型场景28个。

  低空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也是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引擎。7月初,为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莞发展,携手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东莞发布“机会清单”,并提出,未来一年内打造不少于10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让“场景”与“市场”实现双向循环。

  从“飞起来”到“用起来”再到“强起来”,以“真场景”撬动“大产业”,东莞“蓝天梦”正在照进现实。

  低空经济正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4月1日,全国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在广州、东莞试飞成功。当天,一架搭载跨境电商货品的无人机从广州黄埔综保区起飞,仅用10分钟就抵达东莞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航线起点为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终点至东莞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相比传统陆地货运约50分钟的运输时间,这条约11公里的低空航线将物流时效压缩了80%,真正实现“极速配送直达、下单立等收货”。

  近日,在东莞谢岗碧桂园智造创新中心数十米高的玻璃幕墙前,一架搭载专业清洗设备的无人机正在高空清洗玻璃。细密的水雾从机身下方均匀喷洒,玻璃表面的积尘随水流快速剥落——原本斑驳的幕墙在“空中清洁工”的作业下,不一会儿便恢复了通透锃亮。这场“高空清洁秀”是东莞云中穿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穿梭”)用无人机技术破解传统作业痛点的创新实践。云中穿梭致力于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探索低空经济的多元可能。

  东莞市低空经济公司在高速公路的跨市路段、高架接高架路段布设无人机,实现“飞机换人”,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环莞快速路三期,无人机为施工界面安全监测与工程量测量提供辅助,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与精度。

  位于中堂镇的特视能(广东)低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低空领域十余年。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天在广东省飞的无人机有300多台,可以在农林植保、应急消防、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上帮助政府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同时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提供城市智慧急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

  从无人机物流配送,到低空旅游观光,从应急救援保障,到农林植保作业,低空经济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目前,东莞在物流运输、城市治理、旅游观光、低空制造服务等领域精心培育典型场景28个,如搭建多条跨城物流快递航线,高效编织“空中快递网”,推动物流时效提升3—4小时、成立全省首支无人机救援专业队,在市区组建无人机超高层灭火救援队,创新推行“统采共享”机制,初步架设“生命空中通道”等。

  以“真场景”撬动“大产业”,东莞发布“机会清单”

  低空经济要实现从“飞起来”到“用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跨越,核心在于应用场景的落地生根与繁荣发展。为此,东莞聚焦拓展新市场空间和投资空间,兼顾落地可行性,精心梳理、发布一批场景清单,推出一批标杆示范场景,希望助力低空场景走向应用、迈向市场。

  7月3日,“低空场景 示范引领”广东省(东莞)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举行。会上,《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以下简称《机会清单》)正式发布。《机会清单》共包括37个具体场景,涵盖安全保障、货运物流、公共服务、电力巡检、航空消费、低空培训等12个维度。重点聚焦五个方面,分别是制造业服务领域、城市运转领域、低空物流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地理测绘领域。

  东莞将以“真场景”撬动“大产业”。东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东莞将常态化发布场景清单,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征集、梳理、发布场景创新“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加快制定出台低空经济扶持政策,在土地、资金、资源要素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先行先试,积极谋划场景、建设场景、应用场景,推动未来一年内打造不少于10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全面融入省和深圳市低空经济改革试点,深化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沟通合作,在空域共享、政策协同、产业联动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持续营造“场景留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氛围,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加速规模应用。

  从产业集聚到场景应用,镇街各出奇招

  2024年底,东莞印发《东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在谢岗、松山湖、水乡片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在发布会上,东莞几个重要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分别进行推介,希望更多的低空经济企业到当地合作发展。

  谢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谢岗成功引进超然航空、比亚迪等一批好项目,通过完善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等措施,为低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谢岗镇还积极谋划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划定约650亩低空经济集聚区,配建800米简易跑道,获批了临时空域,专门支持飞行器制造和企业试飞训练,为轻型飞机起降提供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场地保障。

  为了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谢岗镇专门出台了《谢岗镇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扶持措施》和《谢岗镇低空经济产业管理暂行办法》,从政策支持到项目落地,从产业集聚到场景应用,全方位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松山湖以低空经济为引擎,通过低空观光、野营飞行、航拍摄影等特色低空项目,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目标成为湾区低空旅游新名片。松山湖还将于近期规划布局2条核心航线,分别是松山湖区内环线,环功能区观光线;远期规划1条高端野奢航线,覆盖东莞全域,联动广州、深圳。

  水乡经济区全链条发力低空经济新赛道。目前,水乡经济区已聚集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19家,覆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运维服务及飞行培训等全环节,正在加速打造“无人机创新孵化及综合服务集聚区”。

  企业:

  东莞发展低空经济优势突出

  东莞在广东省低空经济发展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东莞已拥有528家泛低空企业,在无人机生产、通用航空制造等领域技术成熟,在电子元器件、动力电池等方面配套完善。

  企业看好东莞营商环境和市场前景,纷纷来莞发展。几年前,广东鲲鹏低空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从深圳搬迁至东莞。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岩告诉记者,在东莞,他们已经与中国邮政在物流配送上进行合作;在外地,他们的机器也应用于巡检、救援等。未来,公司希望在物流场景应用上进行更多的拓展和突破。

  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成涛认为,低空经济分为上游研发设计和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制造与集成,下游应用和服务。东莞在原材料制造、芯片代工以及集成生产制造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7月3日,在发布会上,东莞交控集团发布了“低空+高速巡检”示范场景。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发展低空经济有几大优势:一是空域资源较好。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势较为平坦,相比于空域繁忙的城市,其低空空域相对较为宽松,有利于开展各种低空飞行活动。二是区位优势显著。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成为承接广深红利的首选地,便于获取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且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三是应用场景丰富。东莞可提供从货物运输、载人运输,到飞手培训、科普教育、直升机观光、电力巡检等多种项目服务。四是产业基础雄厚。东莞坐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北斗低空智联网与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服务等,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专家建议:

  与广州、深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7月3日的发布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白玉致辞时表示,在这场低空经济的赛道角逐中,广东省已形成了“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良好格局,正朝着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产业制造高地大步迈进。

  白玉建议东莞,要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特别是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的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集群。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低空经济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挖掘市场潜力,推动低空经济与更多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要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发展安全有序。

  需政企研协同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特视能(广东)低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阳斌认为,随着无人机、eVTOL等飞行器性能提升、成本下降,应用场景在政务、物流、客运、文旅等领域不断深化,低空经济将创造出巨大价值。但挑战犹存,如飞行管控、业务壁垒、安全保障、资源共享、人才队伍等问题,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完善管理架构、加强创新、推动基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阳斌表示,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耐心,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起到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

  探索具有东莞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今年东莞两会期间,多位委员对东莞发展低空经济提出建议意见。

  其中,东莞市政协委员、东莞市振华塑胶有限公司董事卢丹玲在《关于我市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提到,东莞在低空经济关键电子元器件、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拥有强大的制造业配套优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卢丹玲表示,东莞需要避免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同质化竞争,探索以制造业为主的、具有东莞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 DGA7从“飞起来”到“强起来” 蒋幸端2025-07-17 2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