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必须扭转一些单位的“摊派思维”

夏振彬

本文字数:1004

  “现在乱摊派的事没有了,只要真抓实干,就会有成效。”说这话的,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王官屯镇党委书记张磊。他所说的“乱摊派”发生在去年——在当地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工作中,该镇为了完成上级摊派的增长任务,让一些群众“帮忙”弄虚作假,一名村干部竟注册了20多家经营主体。(7月15日《人民日报》)

  累计排查出虚增经营主体3638户,现已全部清理;县里废止了相关文件;该镇引入果脯加工公司……“乱摊派”从有到无,当地的发展变化令人欣慰。不过其前后对比,也愈发引人深思,“乱摊派的事没有了”,那乱摊派的“根”还在吗?

  必须看到,近年来为了稳增长、促发展,有的地方、部门决心很大、魄力很足,但工作方法仍是老一套。一说推动工作、落实任务,就赶紧下指令、摊指标,把目标化大为小、层层分解,再坐等基层单位层层上报,如此便“大功告成”。

  应当承认,确有必要的任务分派并无不妥,设定考核指标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但一切的前提,是不能脱离实际、“硬性”胡来。现实中,有的干部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做方案,缺乏对实情的充分体察,不顾基层的操作可能;有的热衷“材料政绩”,总希望成果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不管数据真实与否,不顾实际成效如何;有的习惯了对基层发号施令,提要求多、给支持少,甚至动不动就挥起考核的大棒……正如新闻中的经营主体倍增计划,该县根据各乡镇人口、区位等因素分配增长指标,而乡镇又把压力传导到各村;为了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空壳经营主体遍地开花;为在考核通报上不丢面子,一些干部不得不奇招尽出,忙得焦头烂额。经营主体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方法用错了、走歪了,其结果仍会适得其反。

  压力要层层传导,责任要层层落实,这是必要的。但层层传导绝不是层层转嫁,层层落实绝不能一“派”了之。过往诸多案例一再表明,盲目摊派只会带偏实干作风,凡事搞摊派绝不可取。因为摊派往往意味着自上而下、层层施压,以行政命令代替客观规律,其背后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新闻报道“回头看”,王官屯镇的变化可喜,那横向看呢?翻翻各地通报,一些部门单位将商业补充保险购买指标任务摊派到镇街、村居,并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有的地方把应由专业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摊派给学校,安排学校排查周边水库、江河湖泊等重点水域……在个别地方、部门,“摊派思维”生根久矣。矫而正之,需持续发力。至少,脱离实际的要求不提,没有操作性的任务不派,应当成为一条铁纪律。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必须扭转一些单位的“摊派思维” 夏振彬2025-07-16 2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