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肝移植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告诉和我患有一样疾病的孩子和家庭,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感谢无私帮助过我的人们,愿你们健康平安!”
——东东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黄睿、陈贤、刘文琴、李珏菁摄影报道)“我觉得自己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正常上学、运动锻炼,很快还会去找实习。”7月12日,2025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广州举办。会上,特别嘉宾东东(化名)的发言给人们带来惊喜。
今年7月,东东迎来了“重生”的第20年。2005年7月10日,当时6个月大的东东因为先天性胆管闭锁、胆汁性肝硬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了亲体肝移植手术。他是广州首例亲体肝移植患者,也是当时我国接受这种手术的患者中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
20年过去了,襁褓中的婴孩健康长大,现在已是一名大二学生。东东感慨地说:“是肝移植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告诉和我患有同样疾病的孩子及其家人,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2005年5月,东东出现全身皮肤发黄、尿黄、腹胀、腹水等症状,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确诊为先天性胆管闭锁。先天性胆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很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据当年为东东做手术的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及肝移植学科带头人刘超教授回忆,东东前来就诊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有严重的肝腹水、肝硬化和肺部感染,唯一的办法是进行肝移植。
手术如期进行。医生先从东东亲人体内取出190克肝脏,再将肝脏移植到东东体内。由于患儿年龄小、体重轻,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充满挑战。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手术,这台广州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东东恢复良好。
刘超透露,当时,为减轻东东家庭的经济负担,医院和社会爱心人士都伸出了援手。这份恩情,东东一直铭记于心。“感谢无私帮助过我的人们,愿你们健康平安!”东东在大会上说。
20年来,手术团队与东东不间断地联系,不仅关注东东的身体康复情况,更对东东的心理和生活给予关心。当年在生死线上徘徊的小婴儿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还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如今他只需要定期进行B超、CT等检查,日常生活与一般人并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