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广东

走近韶关“非常夫妻”——

626次献血 蘸笔“热血”家庭画

卜瑜

本文字数:1055

  夫妻双双去献血。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李慧文、华永锋摄影报道)近日,来自韶关钢铁公司的刘碧南在韶关市中心血站进行第300次无偿献血,其妻子张屹陪同也完成了自己在韶关市中心血站的第326次无偿献血。20多年来,刘碧南和张屹这对“热血夫妻”合计无偿献血626次,累计23万多毫升的捐血量,参与挽救了1000多人的生命,创造了中国境内夫妻双双无偿献血300次的惊人纪录。

  张屹是一名医院检验师,深知血液对于亟待输血延续生命的伤病患者的意义。2000年9月1日,当广东省血液中心(已于2002年8月更名为韶关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开进她所在的医院时,她毫不犹豫地登上采血车捐献了血液,从此开启了定期无偿献血的历程。刘碧南在妻子张屹的影响下,2003年也加入了无偿献血者队伍。刘碧南说:“第一次献血时我有点紧张,但想到能救人,就像我维修好的设备又重新运转一样有成就感。”之后,他献血成了习惯。

  一个家庭的“非常”节日仪式感

  2014年10月28日,是刘碧南和张屹夫妇结婚19周年纪念日,夫妻携手捐献单采血小板。这一天,刘碧南第63次无偿献血,其妻子张屹第80次无偿献血。“这是最有意义的结婚纪念。”张屹的眼中闪着光。

  每逢生日、节日、结婚纪念日等重要日子,献血成为这个家庭独特的庆祝仪式。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的儿子以无偿献血完成了自己18周岁的成人礼。“父母是我最好的榜样,他们教会我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

  工友王师傅笑道:“老刘用钳工术语解释献血的好处,他说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河。定期更换,能让‘人体机器’运转得更好。”这种朴实的科普让许多一线工人放下了顾虑,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

  走进刘碧南家的书房,6个抽屉里的奖状,记录着他们夫妻平凡而伟大的坚守: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五星级志愿者荣誉证书……但最珍贵的,是他们那些发黄的《无偿献血证》,密密麻麻记满了600多次无偿献血的时间。

  刘碧南和张屹夫妇在定期无偿献血的基础上,还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志愿服务,韶关市武江区西河健身广场献血屋是他们值守的志愿服务点,在那里经常能见到他们夫妻的身影。他们夫妻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共8150多小时,相当于无偿工作3年10个月。

  刘碧南说:“按规定年满61周岁就不允许献血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将无偿献血当作终身事业一直坚持下去。就算血站不让我献了,我还可以发挥余热,继续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号召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就像我维修的设备,只要还能用,就要发挥最大价值。”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东 A8626次献血 蘸笔“热血”家庭画 卜瑜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