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高敏华 通讯员全伟锋、傅永坚
有一种呼吸,叫“濒死叹息样呼吸”,是心脏骤停后的异常呼吸模式,表现为间隔5—10秒的微弱抽泣声,常被误认为“打鼾”或“喘气”。这种呼吸无法维持生命供氧,是心脏骤停的标志之一,须立即心肺复苏!
近日,珠海和佛山120的两位调度员,均通过远程视频通话精准识别患者“濒死叹息样呼吸”,在云端助力挽救生命。据悉,120视频指导能让调度员与现场施救人员之间建立真实、高效、准确的互动联系,改变了报警人“不敢救、不会救、急救动作不规范”的现状并为施救者树立信心,突破了120急救中心只能通过电话语音指导患者家属的局限性,有效帮助施救者提高急救质量,大大提升院前抢救成功率。
珠海
5G镜头下识破“伪装死神”
在珠海市120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里,有一个身影总在电话铃声与键盘敲击声中穿梭。她语速平稳却透着力量,指令清晰而带着温度,她就是有着14年调度经验的陈嘉君。14年间,她接听过10万余次急救电话,在无数个“生死瞬间”里,用专业与冷静搭建起跨越时空的“生命桥梁”。
“120吗?我同事晕倒了!”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声音。“我现在给您手机发送了一条视频通话链接,请您点击进去,我就可以看到患者的情况。”陈嘉君迅速接通急救专线,5G高清画面实时传输至中心屏幕。陈嘉君冷静同步分析患者体征,隔空指挥:“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我现在教你怎么做胸外按压,一定要让他平躺在地上,把你的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他的胸骨上,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正中间……1、2、3、4……”
5G画面里,患者下颌每8~10秒出现一次抽动,伴随微弱“呃啊”声。这是濒死叹息!陈嘉君后背瞬间沁出冷汗——这类呼吸常被误认为生命迹象,实则心脏已停跳。她撑住调度台,语速急促却不失沉稳:“继续按压别停!如果累了可以换其他人按压”——正是这次专业判断,改写了生死结局。
现场施救者按照视频指导标准动作跪地施救,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实时监测按压深度和位置,远程指导纠正动作和频率偏差。10分02秒后,救护车呼啸而至,医生在电话里反馈:“已除颤,恢复心跳!”陈嘉君长舒一口气,后背的制服早已被冷汗浸湿。
“调度员不是简单的‘传话筒’,每句话都可能决定生死。”这是她写在工作笔记扉页上的话。为了练“准”,她跟着急救医生出诊见习,亲手触摸模拟人感受按压深度;为了练“快”,她给自己定了“60秒内完成信息采集+派车”的硬指标;为了练“稳”,在进行质控工作的同时,反复聆听所有同事的接警录音,从中揣摩、复盘提炼,不断精进沟通技巧,为的是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作出快速、准确的决策,同时能稳定报警者的情绪。
如今,她是调度科里公认的“定海神针”。2017年台风“天鸽”来袭,全市多处路段树木倒伏,她连续工作10余小时,协调多条救援路线,被同事称为“活地图”;有次一名孕妇在路边临盆,她隔着电话指导其丈夫接生,直到救护车赶到,全程保持语气柔和:“别紧张,我比你更清楚接下来该做什么。”
调度科长吴伟红常说:“她的厉害之处,在于能让慌乱的人相信她,愿意跟着她的指令做——这背后是14年磨出的专业底气。”
采访结束时,陈嘉君的电话又响了。她戴上耳机,声音瞬间切换成工作模式:“您好,珠海120…… 请告诉我事发地点,我现在就帮您……”
佛山
三个关键信息速搭“线上急救室”
无独有偶,近日,佛山120调度员罗嘉慧也通过视频通话及时识别“濒死叹息样呼吸”,线上指导抢回一命。
“当时接到求救电话,一名60多岁的老奶奶在厨房摔倒后昏迷。”罗嘉慧回忆说,当时一边派出就近的救护车,一边保持着通话监测呼吸:“我们需要检测她的呼吸情况”“她大概……25秒一次呼吸”……
老人家、不清醒、呼吸每次间隔大于8秒!罗嘉慧敏锐捕捉到这三个致命信号,判断患者可能已经出现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胸外按压。罗嘉慧立即发送开启视频通话的链接到呼救者手机上,并指导其点开链接进入可视化平台。通过视频,罗嘉慧清晰捕捉到患者每隔数十秒一次下颌大幅张合、深长却无力的“抽气”,这正是典型的“濒死叹息样呼吸”!它制造了患者还在“喘气”的假象,实则命悬一线。
现场人员正在尝试胸外按压,但镜头暴露了关键问题,按压深度不足、按压姿势不当,无效的按压等于浪费宝贵的救命时间。“身体不要跨在患者上方!用力按压!”“嘴巴里有分泌物要抠出来。”罗嘉慧实时纠正在场人员按压的动作,确保按压频率和深度达标,同时观察着救护车动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混乱的现场转化为有序的“线上急救室”。
在罗嘉慧坚定、专业的视频指导下,家属的按压动作逐渐规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如同强力的“人工泵”,持续为患者的大脑和心脏输送着宝贵的氧气。罗嘉慧始终保持通话,十多分钟后当南海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到场接手时,患者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抢回了最关键的黄金救援时间。
120调度台上的罗嘉慧沉着淡定,殊不知,曾经,她也是一位六神无主的求救者。“几年前,因为家人生病,我亲身经历过呼救过程的彷徨无助,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关注各种的急救知识。”罗嘉慧说,她关注了不少急救大V,通过科普视频学习海姆立克、止血包扎等急救方法,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罗嘉慧考入了佛山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成为一名120调度员。
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进入佛山120工作后的罗嘉慧,除了接受系统的120职业培训外,还经常反复听各种120急救录音,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别人踩过的坑,我们争取避开。”罗嘉慧说,平时开车在路上遇到复杂的路况,也会考虑如果在此路况下如何能更快速地指引救护车进入。“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觉得可以帮到别人,心里特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