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陈敏、廖志良、黄雪花摄影报道)连日来,汕湛高速公路蓝塘服务区迎来别样的“农忙季”。来自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的满山红荔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将果园当天新鲜采摘的荔枝搬进服务区,摆摊现摘现卖的古竹荔枝成为过往司乘人员和外地游客的“舌尖新宠”。据该合作社负责人叶浓青介绍,仅双休日两天便销售出1000多斤鲜果,每斤售价15元的优质荔枝供不应求,再加上搭配荔枝干、荔枝蛋卷、荔枝酒等深加工产品,服务区内掀起“甜蜜消费潮”。
记者昨日了解到,这种“服务区+农特产”的销售模式正逐步辐射河源地区。河源市连平县鹰嘴蜜桃种植户已提前布局,计划于本月上中旬采摘季在沿线高速设点销售即将采摘上市的鹰嘴蜜桃。当地桃农表示:“高速公路流量大、覆盖面广,既能拓宽销路,还能让游客现场尝到时令鲜果,一举多得。”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越来越多地方探索农产品上高速的“短链流通”模式。高速服务区从传统休憩场所转型为农旅融合展示窗口,既丰富旅途体验,又为特色农产品开拓“流量变现”新渠道,有望成为粤东北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