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化周刊

《画中寻宋》

以宋画为镜,映照宋代社会全景

孙珺

本文字数:579

  《画中寻宋》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孙珺/文、图)一提到宋画,我们就会想到旷世之作《千里江山图》,它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以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另一幅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则描绘了宋朝茶坊酒肆的市井喧嚣、瓦舍勾栏的百戏杂陈,乃至耕织渔樵的烟火人间。

  翻开《画中寻宋》,不仅可以看到这两幅名作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还可以看到200余幅馆藏级宋画珍品。不同于传统美术史编年体的排列逻辑,书中将宋画划分为生活、人物、山水、花鸟四大图卷,带领我们一览艺术史巅峰之作。

  宋画之妙,在其既具庙堂之深,又有江湖之阔,从宫廷到市井,宋画风格呈多元之势,交相辉映。想要了解宋朝人的社会生活,就不可能绕过宋画这一图像史料:《清明上河图》虹桥百舸与《货郎图》城乡鼓声,交织出全球早期的市井文明图谱;《千里江山图》既有北方山水的巍峨高耸,也有江南仙境的烟波浩渺,以青绿矿彩凝铸华夏山水之魂……

  宋画之美,在气韵更在细节,《画中寻宋》用近百张细节图深度剖析名画肌理:苏轼《木石图》的嶙峋枯笔、文同《墨竹图》的清影潇潇、《百花图》虫蚀叶脉的微妙痕迹、《溪山行旅图》雨点皴凿出的山石纹路、《货郎图》担头货品上的精巧纹饰……深藏于各大博物馆里的名画细节,被超清印刷技术完美复现。

  《画中寻宋》以宋画为镜,映照宋代社会全景,既是宋代绘画史,也是宋代生活史、文化史。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文化周刊 A8《画中寻宋》 孙珺2025-07-05 2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