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GA10版:东莞新闻

东莞全力支持大湾区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

加快培育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李直建

本文字数:1580

  大湾区大学今年面向广东省招收首批本科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通讯员莞宣

  备受关注的大湾区大学今年面向广东省招收首批本科生。东莞市副市长黎军表示,东莞将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全方位保障办学投入、校园建设、人才引进和日常运行等,确保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大湾区大学高起点谋划、高格局定位、高水平建设,深度融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努力建成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

  这所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有何与众不同?广州日报为你揭秘。

  打破入学即定专业的限制

  大湾区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是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首批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等5个普通本科专业,今年计划在广东省内招生80人。

  该校以“理工科、小而精、高水平研究型”为办学定位,学科布局把握科技前沿以服务国家战略,注重基础与交叉以支撑长远发展,在数理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技、先进工程等领域先后组建学院,践行新时代“大学+大科学装置(高端科研机构)+科技龙头企业”发展战略。

  校方表示,大湾区大学采用以四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鼓励并协助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以及赴海外交流交换。入学不分专业,二年级起可自由选择专业,并且支持跨学科辅修。

  在本硕博贯通培养上,东莞支持学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近期将加大对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支持,开展硕博士联合培养,加快培育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省市将支持学校申报高层次创新平台,推动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争取获批更多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并在项目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

  链接龙头企业助力学生实习就业

  依托大湾区高水平载体,大湾区大学将科技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据悉,东莞市将紧扣湾区特色,发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优势,整合松山湖科学城等区域科研资源,积极支持大湾区大学开展“大学+研究院”“大学+实验室”“大学+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等协同育人,依托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来莞学生提供海量就业和实习机会。

  大湾区大学与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华为、OPPO、vivo等创新龙头企业将开展深度合作,包括前沿课程开发、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双聘双任等方面。其中,华为愿意为加快大湾区大学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条件,推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等条件下,大湾区大学优先向华为推荐优秀科技成果,特别是华为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科技成果。双方同意加强资源共享与技术合作,优先向对方提供和转让相关技术资料、实验设备和科技成果、专利等。

  在此背景下,学生可以近距离与科学家、企业家等进行“面对面”。不仅如此,学校周边的先进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也正在加紧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科研支撑。东莞还规划配套建设约4700亩大学科技园,为学校长远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滨海湾校区明年起逐步启用

  大湾区大学以建设“百年校园”为目标,按照“一校两区三功能”规划建设,同步在滨海湾新区和松山湖科学城设立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以东莞市政府“交钥匙工程”形式推进滨海湾校区建设。目前,松山湖校区已经全面启用,滨海湾校区正从宏伟蓝图加速变为现实。

  位于威远岛板块的滨海湾校区面积约1718亩,主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产教合作和国际高校合作、创新创业孵化三大功能,重点发展物质科学、理学、先进工程等学科领域。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一期工程已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占地约488亩,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额约17亿元,计划将于2026年建成并争取投入使用,2027年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后预计满足近万名学生教学与科研等功能使用需求,形成“教学—科研—行政”核心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 DGA10加快培育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李直建2025-07-02 2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