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熊灿)“开工!”6月5日上午,随着一声振奋人心的口令响起,鼓声激昂、狮影翻腾,威达大厦复工仪式正式举行。
这座停工7年多的佛山最高“烂尾楼”终于迎来“新生”。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禅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自然资源局禅城分局、祖庙街道和佛山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到场见证。
企业资不抵债致超高综合体“烂尾”
威达大厦的故事始于2012年,开发商佛山市达磐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竞得季华路核心地块,规划建设主楼地上38层、地下3层、高171米,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
该项目于2016年完成171米主体结构封顶,本应成为城市天际线景观之一,却在2017年底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彻底陷入停摆,993套办公空间沦为“空中废墟”。
截至2023年6月,达磐恒公司涉及诉讼案件44宗,涉及金额3.9亿多元。由于达磐恒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陷入僵局——若简单司法拍卖,不仅资产会大幅贬值,更难以充分保障债权人利益。但威达大厦主体部分已建成,墙柱面施工进度也已完成过半,加之地处核心商圈,具有很高的重整价值。这样看来,难题“突破口”似乎呼之欲出。
“执破融合”为危困企业重整扫清障碍
针对威达大厦面临的难题,禅城法院借助“执破融合”改革,将执行案件导入破产程序寻求重整生机。
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禅城法院指导破产管理人修改完善破产重整计划,并用数据直观凸显重整价值优势及可行性,最终推动佛山东晖企业管理公司以4.3亿元成功拍下达磐恒公司重整投资权益,为“新生”按下启动键。
为尽快推动复工复产,禅城法院指导破产管理人通过“部分现金+部分实物”受偿债权方式促成重整计划顺利通过,并于今年1月组织向项目工人先行发放600多万元工资,积极开展清场工作并交付场地,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开工许可手续,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推进,为复工复产打牢基础。
6月5日,施工方进驻现场,也标志着这座佛山最高“烂尾楼”最终重获“新生”。
新闻背后:
去年至今禅城已有4家企业“重生”
据悉,这是禅城法院推进“执破融合”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禅城法院先行先试,成立全省基层法院首家“执破融合事务中心”,构建“三化一体”执破融合新机制,通过执破团队一体化,涉企案件“一办到底”;办案流程标准化,执破程序“无缝衔接”;服务保障多元化,府院合力“破困纾难”,推动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深度融合,实现涉企债务清理和重整提质增效。数据显示,从执破融合事务中心成立到今年5月,禅城法院共移送审查破产案件136件,通过破产程序清退企业118家,重整与和解盘活企业4家,化解债务49亿元,解决执行案件47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