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俊)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在各地、各校火热开展。5月20日,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行指委)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主题活动(广州站)在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嘉禾望岗校区举行。活动中,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30所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获颁“职业素养教育进院校工程”公益教学点牌匾,与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修证公益基金会共同开启职业素养教育新探索。
汽车行指委秘书长徐念峰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处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如何培养既懂前沿技术又有职业素养的人才非常关键。“许多汽车企业反馈说,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可以通过内部培训获得符合岗位需要的技能,但要认可自身的职业价值,才能真正留得下来、干得长久,才有成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可能性。”
汽车行指委今年在全国大规模推进“职业素养教育进院校工程”公益教学点建设,助力院校培养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据介绍,这些公益教学点在现阶段不占用正常课时,都将在晚自习或其他场景采用“跟、引、推”职业素养教育新形式,让学生在校获得任务处理与学习素养的训练成果。徐念峰称,汽车行指委也将要求委员企业开展校招时将学生的这类成果纳入录用标准和优先考虑事项。
谈及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与广州航海学院首次开展的“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徐念峰引用上海的案例表示,除了中职、本科之间师资、课程的深入衔接,龙头企业对中本贯通的参与度也至关重要,试点工作必须形成就业闭环,产教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双向奔赴。如果学生不仅仅有学历,更有能力,容易找工作,这个试点就成功了。
本次活动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与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正式揭牌。双方将构建“学科交叉赋能、师资共享共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以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为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行业和汽车行业输送高层次“双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