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梁亮摄影报道)五月初夏,肇庆“萤火之森”梦幻回归!夜空繁星点点,地上萤火飞舞,浪漫又梦幻,宛如童话世界。5月16日—5月20日,肇庆市端州区开展了“绿美双龙·萤舞龙溪”第二届萤火嘉年华系列活动。
据端州区睦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左丹丹介绍,今年的萤火嘉年华通过生态展示科普、徒步寻宝、绘画写生、星空音乐会等系列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有趣有益的乡村文旅体验。同时,还重点打造了双龙特色农家菜品牌,主推本地走地鸡、生态青头鸭、西江河鲜和有机时蔬等特色食材,让游客品尝到最新鲜地道的乡村风味。接下来,睦岗街道将以萤火嘉年华活动为支点,持续培育更多新业态,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让“萤火热度”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萤火虫:生态环境的“指示标”
自带“灯笼”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是很多人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现代都市中,去哪里找回这个场景?在肇庆端州城区西北部的城乡接合处,有一个叫“双龙”(睦岗街道兰龙和大龙社区)片区的地方,这里青山连绵、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清净自然。每到夏日,众多久违的萤火虫如小精灵般雀跃而出,汇聚于此。它们带着微光、影影绰绰,如流星般飞过,汇成一道流动的星河。这些萤火虫也成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有力例证。
该社区拥有全省唯一一条约4公里的水翁林带,水翁树环绕溪流、依水而生,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双龙”龙溪栈道周边的百年水翁树以及周围良好的植被和水资源,为萤火虫的繁衍生息营造了难得的理想之地。
今年入夏后,连日来的雨水,温暖湿润的气候,更适合萤火虫栖息生活。
萤火虫是一种十分娇贵的生物,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只有在水质清洁、植被茂盛、光污染少的环境才能看到成群的萤火虫,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生态环境的“指示标”。流萤飞舞、流光溢彩的龙溪栈道就是萤火虫们“用脚投票”的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场所。
昨晚,记者在“双龙”探索萤火虫的踪迹,只见一只只“会发光的小精灵”,闪烁着“绿光”在林草间穿行,时而飞过草丛,时而停留在溪水中的岩石旁,在月光照映下翩翩起舞。它们在龙溪栈道的竹林中忽隐忽现,体内的荧光素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后尾部发出点点黄绿色的光,一闪一闪,极具神秘感。它们有的独自飞行,有的成群结队在林间穿梭,点点萤火伴着潺潺流水,犹如演奏着大自然的和谐乐章,置身其间,令人感觉仿佛闯入了绿野仙踪。
在这里,抬头绿树成荫,低头流水潺潺。微风中,古树名木与农村新风交相辉映,无论是人还是流萤,都能尽享惬意的时光。
“萤火虫对生长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它们栖息地的水源必须是没有经过污染的,不能有农药的残留,甚至周围的植被都不能喷洒农药。其次,它们对光源有很敏感的感知能力,因为萤火虫是通过一闪一闪发光的方式求偶,所以它对光源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我们对光源以及萤火虫的保护地、水源都做了一个界线,不能逾越。”当地村民介绍道。
“绿美双龙”造就“萤舞龙溪”
造就这片萤火飞舞、宛如绿野仙踪的好地方,得益于端州区推动“绿美双龙”生态建设。当地政府和村民齐心协力,通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城乡一体绿美建设、绿美保护地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建档保护以及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等一系列行动,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生态。
兰龙社区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有着2万多亩的丘陵山地,龙溪栈道上蔓延着平均树龄70年的水翁林带,建设有兰龙文体公园、镇坊文体公园等。目前,兰龙社区挂牌保护的百年古树有20株,最老的古树树龄近300岁,为龙眼树、古秋枫树。兰龙社区曾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广东省创建生态示范村先进单位、广东省卫生村、肇庆市生态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大龙社区总面积约11.25平方公里,种植有古榕树、古龙眼等古树名木,郁郁葱葱,环境优美。近年来,大龙社区活化利用各类森林资源、古树资源,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乡村创建、古树名木保护与古树公园建设、森林步道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山林花海、古树溪流等主题鲜明的特色景观,扎实推动由绿向美转变,创造宜居环境。
近年来,在生态与产业融合共进发展的思路下,端州开发双龙现代产业园。2021年,双龙现代产业园被纳入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肇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如今,优质企业陆续进驻,园区路网、管网及交通网逐步完善,中心湖特色景观建设完成,一个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园区正在呈现。
人气旺,百业兴。随着双龙现代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布局初显,带动周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少食肆、酒店、民宿相继开业。据统计,双龙片区开办了农家乐、民宿等30余家,年营收达4000万元,稳居当地文旅收入首位,其中萤火嘉年华这类活动拉动文旅消费尤为明显,真正让生态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