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健康周刊

探索提高前列腺癌早筛准确率和早期治愈率,创建广州地区早筛网络

6年筛查超14万人次

翁淑贤

本文字数:1472

  古迪(中)在义诊现场耐心答疑解惑。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古迪

  在全球男性恶性肿瘤中,前列腺癌发病率位居第二,但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公众认知不足,早期诊断率较低,不少患者初诊时已届中晚期或局部晚期,甚至出现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如何打破这一困局?近年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团队通过医院和社区联动的模式开展前列腺癌公益筛查,不断探索提高前列腺癌的筛查准确率和早期治愈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梁博、韩文青

  启动前列腺癌早筛研究

  2019年,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启动首批社区前列腺癌筛查试点。6年来,该科古迪主任医师团队在该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国华教授的支持下,逐步建立起覆盖广州5个区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社区”合作型筛查网络。

  日前,由广医一院泌尿外科牵头的广州地区前列腺癌早筛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发起人,广医一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国华教授介绍,6年来,该团队累计完成筛查超过14万人次,经筛查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人群五年生存率达到了95%,远高于同期经过传统医疗模式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68%的五年生存率。2025年3月,这一模式入选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发布的《中国社区居民前列腺癌筛查策略研究报告(白皮书)》,与国内同道分享。

  “接下来,我们将借真实世界研究为契机,联合多家医疗单位进行攻关,为前列腺癌早筛、早诊、早治提供宝贵的本土化数据。”古迪说。

  探索提高早筛准确率

  “前列腺肿瘤的发生有很强的隐秘性。”古迪解释说,前列腺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癌症发展到中期,癌细胞侵入尿道,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空不全等症状;到了晚期癌症转移并扩散到骨骼和脊髓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脊髓受压、下肢瘫痪甚至可致命。所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作为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已存在多年,但测试可能产生“假阳性”,在没有前列腺癌的情况下,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尿道炎或膀胱炎等也可能导致PSA测试结果明显升高。

  “近年来,我们团队在尿液中找到了前列腺癌筛查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古迪透露,这种前列腺肿瘤特异性尿蛋白筛查不仅有望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基于这一技术开发的无创筛查产品还有望进一步降低早筛成本。

  微创术式加速康复

  一旦查出前列腺癌,是否一定要尽快手术治疗?对此,古迪认为,对于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如果评估结果属于极低危或低危的前列腺癌,可以主动监测,无须马上手术。他介绍,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主动监测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前列腺癌治疗方式,能减少过度治疗,是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极低危、低危和少部分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手段越来越多,如果病灶仍处于早期且中低危,可考虑接受“局灶治疗”。对于高危和局部明显进展的前列腺癌患者,则考虑做根治手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已逐渐成为主流术式。”据古迪介绍,前列腺癌机器人手术,特别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先进手段之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大程度保护患者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机器人手术已经从多孔提升至单孔,减少腹部多个切口带来的不适。而且,手术当天便可在膀胱造瘘管留置前提下拔除尿管,帮助患者加速康复,还可显著提高术后尿控能力。不过,机器人手术设备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手术费用会比传统手术有所增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健康周刊 A116年筛查超14万人次 翁淑贤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