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不久,家住荔湾区桥中街道桥中花园的居民向本报反映,小区消防系统老化瘫痪,安全隐患重重。
小区两年内5次火灾
救援要从几百米外引水
在桥中花园,63岁的郑伯在小区内一楼经营着一家士多,他表示,小区除了“三线”杂乱容易引发火灾外,普遍存在消防设施破损、无法使用的问题。
郑伯说,该小区过去两年发生了5次火灾,每次他都参与了扑救。2023年7月14日那次火灾尤其让郑伯印象深刻。他表示,当时消防车开进小区,但楼道中的消防栓生锈无法打开,消防员只好背着水带到300米开外的公厕旁的市政管网引水。
郑伯表示,小区的消防设施荒废了多年,绝大多数消防栓已无法使用,之前他也曾发动住户筹资更换消防设施,但当时超过一半的租户表示自己不是业主不愿意出钱,此事便不了了之。
消防设施“千疮百孔”
部分消防栓“无水用”
近日,记者和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一起到桥中花园调研,在该小区富海街5号楼,不少楼层的消防箱内都缺少水枪和水带,且积灰严重。部分消防栓内部尽管水带折叠整齐,但大都老化,用手轻轻一捏便出现破损。
记者随后走访该小区其他楼栋,发现很多消防箱也破损严重,有的甚至只剩空壳。在富海街13号楼和富海街22号楼,一楼的消防箱已不复存在,楼道中的灭火器也丢失;在富海街23号楼,不少消防箱内部大面积生锈,有的水管接口已腐烂,地面还堆积着铁锈残渣。
在富海街25号楼一楼,徐强用扳手拧开一个消防栓,将水量调到最大却依然没有水。“一旦火灾发生,如果消防栓里没有水或无法正常使用,就会延误灭火最佳时机。”随行的越秀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李仕龙表示。
“三无”小区长年失管
消防设施升级缺乏资金
桥中街道恒海社区居委会主任萧启坚介绍,该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为开放式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公司,没有业主委员会,也没有物业维修资金,基础设施较差。
桥中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没有物业维修资金是消防设施未能及时更新的主要原因。“经测算,如果对小区内的消防设施全部升级,花费将超过100万元。几年前街道专门划拨资金配备了一些灭火器,但由于缺乏管理,后来也丢了不少。”
如何破除隐患?
推动成立业委会 建台账稳步推进消防设施改造
萧启坚表示,除了政府部门出资外,解决小区安全隐患关键需要小区居民自发动员起来。目前,恒海社区正引导该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启动居民自治。“届时,对于小区消防隐患问题将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同时第三方机构也正在对该小区的消防设施损坏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台账。此外,居委会还将联系自来水公司,对各楼栋中消防栓的水源问题进行排查。”他表示,居委会将结合荔湾区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逐步解决该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
桥中街道办负责消防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几年,街道投入大量精力改造桥中花园的基础设施。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推动该小区消防设施改造,逐步消除安全隐患。
徐强表示,在广州像桥中花园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应根据消防安全隐患等级建立台账,“先易后难”稳步推进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