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单车“牛皮癣”真该管管了

付迎红

本文字数:740

  一些城市街头的共享单车算是被低俗小广告盯上了,从此前的粘贴纸质广告“升级”成盖戳与喷涂式,更加难处理。连日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多处商圈、学校、地铁站、居民区周边数十个共享单车集中停放区,发现成人服务、涉黄网址、代开发票等违法小广告泛滥,很多共享单车都患上了“牛皮癣”。

  作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要交通工具,共享单车每天迎来送往,某种程度上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一些城市的单车停放点,单车已经成为小广告“牛皮癣”的新“宿主”。驾照销分、住房公积金提取、黄色小网站……这些乱张贴、乱刻画的小广告东一张西一块,简直无孔不入、有碍观瞻,十分影响出行体验、城市美感。更重要的是,一些包含二维码信息的小广告还暗藏玄机,一旦用户误扫,可能面临信息泄露风险,甚至掉入诈骗陷阱,其危害不容小觑。 

  相较于以往位置相对固定的“城市牛皮癣”,附着在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呈现出隐蔽性、流动性更强,涉及主体更多等新特点。比如,张贴小广告的人往往“来无影去无踪”,管理者只能跟在后头被动清理,有的广告甚至在被清理完后又“卷土重来”。又如,二维码小广告所链接的平台注册地多分属不同地域,有的网站服务器注册地甚至在国外,想要调查取证需要跨区域、多部门协调,成本高、取证难、查处难,这些都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难题。

  从现实来看,共享单车小广告点多面广的特性,也决定了整治小广告是一场需要各方协同联手的“持久战”。对此,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统筹协调、加强监管,顺藤摸瓜摸清并加大对背后利益团伙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平台企业应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为防止小广告张贴加大对车辆本身的技术改造;也可畅通投诉举报通道,通过奖励举报、清理小广告等方式,引导全民参与监督、治理,让这些小广告无法落地、无处容身。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单车“牛皮癣”真该管管了 付迎红2025-05-08 2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