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鲁晓明长期关注养老话题。在履职的第8年,鲁晓明希望推动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推进养老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此外,他还建议以社区医院为载体发展养老功能,“从一个个小切口,扎扎实实推进老龄法治事业进步”。
持续推进老龄法治建设
总结自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的“履职心得”,鲁晓明坦言,持续关注相关领域,会不断产生新的感悟和观点;在调研中,自己的视野进一步开阔,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周到。
鲁晓明观察到,社会各界对养老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在不断提高,银发经济成为新的风口。此外,除了单一功能的养老院外,还出现了医养结合、产教融合的新业态,如岭南养生谷等。
去年,鲁晓明提交的《关于加快公立养老事业发展,减轻人民群众养老负担的提案》对民政部出台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产生积极影响,相关内容也融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现在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加快推进公立养老院建设、丰富养老服务等方面都有举措出台,我也很高兴。”
在鲁晓明看来,当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民政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稳步推进相关举措,从长远出发,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我现在想推进的一个工作,就是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推进养老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过去一年,鲁晓明的履职步伐不停。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老龄法治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与多家单位发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法治保障研究会议联盟,举办第三届南方老龄法治论坛等一系列会议,推进老龄法治研究提质增效。他也先后到多家养老院进行调研,增加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为提案积累素材。
在调研中,鲁晓明发现,有很多社区医院面临病人不足、业务不足的问题。社区医院联系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能发展出养老功能、实现医养结合,社区医院在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日常照护等方面将大有可为。“这种以社区医院为载体,嵌入养老功能的方式,应该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APP应开发适老化版本
在数字时代,如何构建一个对老年人更加友好的社会?鲁晓明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强制性办法,比如在发展电子商务、数字政府等方面,保留必要的线下服务窗口;各类APP要为老年人开发适老化版本,简化指令,不能妨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今年,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开始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牵涉到千家万户,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政策制定上应慎之又慎。”鲁晓明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应观察出现的实际问题,再进行针对性完善。
“如今,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所以我就想找一个小的切入口,扎扎实实地推进老龄法治事业的进步。”鲁晓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