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今年9月获国务院批复。在这份面向2035年建设发展的新蓝图中,广州提出,建设通达世界、对话全球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在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举行之际,“读懂广州”分论坛同场举行,围绕“中心型世界城市: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强化综合性门户能级”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共探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征程上的机遇与挑战,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加强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研究员建言,培育广州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可从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着手。就打造广州服务品牌,他提出五条建议,包括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贸易规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保持积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加强服务贸易领域国际合作。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邱斌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服务经济集聚的支持。粤港澳借助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的各自优势形成服务业互补格局,但服务经济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有待深化和加强。
邱斌提出,各都市圈及其增长极城市要进一步作战略性规划和有效提升。通过推动高端服务业出口、加强服务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以及构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经济、创新和全球能级。
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艳华建议,广州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优势提升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的全球配置能力;要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基于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需要,加快发展高能级城市服务、高端制造业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要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健全以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升广州城市的全球竞争力与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暨南大学副校长顾乃华分析道,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的重点任务主要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和聚焦高效能治理。具体来看,核心任务又可以进一步提炼为提升五种能力,即:产业国际竞争力、创新驱动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人居环境吸引力和城市治理能力。
他建议,应聚焦五种能力所主要涵盖的五大维度,对广州在全国城市体系中所处的位势进行精准“画像”,以助力广州加快推进高水平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
推动构建穗港跨境全过程科创生态链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原院长陆军指出,广州和香港要利用好互补的优势,推动建立健全穗港跨境“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
穗港双城有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在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等学科方面的研究位于全球前列。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广州也有较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这些为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未来要围绕穗港双城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的建设,打通其堵点和难点,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发展,打造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认为,在广州迈向中心型世界城市的新征程上,穗澳合作是一股重要推动力。
在他看来,澳门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正在进行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广州在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强化综合性门户能级、应对世界城市的发展挑战,可形成助力和合力。穗澳应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
培育广州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可从创新提升服务贸易着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研究员
广州要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艳华
广州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的重点任务主要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和聚焦高效能治理。
——暨南大学副校长顾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