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林欣潼、谢泽楷、魏丽娜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会产生什么冲击,未来的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应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高等教育又肩负着哪些使命?昨日,中山大学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论坛上,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等,围绕热点议题,发表观点,碰撞思想。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杨丹
希望大家成为“造风车”的人
在杨丹看来,大学的未来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更智慧,要大胆地拥抱科技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让数字赋能教育,让智能推动发展创造更多的智慧校园未来校园。二是更人文,在科技变革浪潮中应该彰显更多的人文关怀,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多的价值贡献。三是更国际,世界大学的发展影响着人类共同的未来。“我们要坚持开放合作,增进文明对话,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承信任、团结和造福全人类的精神,持续有力地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杨丹引用了一句古老的希腊谚语说:“当变革之风吹来的时候,有人造风车,有人筑高墙。希望我们都成为造风车的人。”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杰马里·莱恩
要善用技术但不能被其掌控
“人类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基础领域研究方面加大研究、培养人才。长期的科研合作对科技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杰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说,大学对了解宇宙和人类的未来,打开了很多扇窗户。
作为一名科学家,杰马里·莱恩认为,科学理性的态度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人们需要善用技术,但不能被技术所掌控。”他说,“人是由人来定义的,而不是技术。”高校的教学研究、人才培养,需要有优先次序,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发展最优先的思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李路明表示,人类面临来自气候、地缘政治、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要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需要科技创新,大学正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为此,清华大学与时俱进地更新学科布局,例如今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从脑科学和认知方面来理解心理问题的挑战,成立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应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等挑战。
同时,清华大学建立合作网络,推动和全球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多地建立国际创新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此外,清华大学通过建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发起世界和平论坛、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世界慕课联盟等推动全球合作的方式,促进全球性问题解决,构建更美好的世界。
日本京都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川进
大学必须保持全球视野
北川进指出,大学应履行解决全球问题的责任,将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使命与实现可持续未来的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
例如京都大学专注于环境问题、减缓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推动学生通过学习研究为社会贡献力量,将自身所学付诸当世之用,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解决本地社区面对的问题。北川进认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也要考虑区域差异,要充分结合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采取相应行动。
北川进认为,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对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京都大学发展以知识创造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并促进跨学科研究。他也指出,未来的高等教育应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在面对全球化和本地化双重挑战时,大学必须保持全球视野,同时努力回馈当地社区。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
大学是科研创新的引擎
段崇智说,大学是科研创新的引擎。关于创新,他提及四点:一是培育企业家精神,二是促进多元性和包容性,三是促进与私营部门合作,四是探索技术的社会效应。
他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培育企业家精神的一些实践。他说,学校开设各种各样的项目和课程竞赛,来自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学习与创业创新相关的辅修课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香港中文大学还有一个“在学在职计划”。这是一个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项目。学生可在相关产业工作,他们可得到全职工资,但表现不好也可能会被解雇。此外,学校还开设创新创业竞赛,希望以各种不同形式的竞争,激励本科学生。
英国萨里大学校长逯高清
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习惯
逯高清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行为也在不断变化。他表示,在教学方面,学校应该让学生以自我引导的形式完成学习,或与同伴进行合作进行学习,同时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他强调,应提高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应该重视个性化的技能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近年来,中山大学积极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如今已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90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伙伴网络。
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主体,引领未来是大学的使命所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要坚持开放共享的大方向,以积极包容的姿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织密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提高创新融合的贡献力,构建一流的大学创新体系,以知识创新和科技突破为支撑,有力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分论坛
AI发展须以人为本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会产生什么冲击,未来的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应对?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副校长Caitlin Byrne表示,人类目前所从事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活动,都可能被高度自主化的AI取代。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未来取决于大学本身的价值,高校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如何去培养未来领导者,而这急需理解和构建对待AI的长期视角。“AI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面对未来可能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界,通过AI共建桥梁、减少隔阂、避免分裂才是我们的目的。”
“AI 是人类科技的成果,必须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所用。”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钟铉提及,未来更需要具备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型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需要高校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及时捕捉行业需求,并且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升级,增加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以及跨学科的模块和课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变革,构建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
激励学生跨文化交流
在“可持续发展(生命健康、气候变化、绿色能源、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实践”分论坛中,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分享了复旦大学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创新与做法。
谈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高级副教务长Kate Hausbeck Korgan 表示,目前人类需要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高等教育平台,高等教育者要勇敢地在这些问题上进行合作,快速反应,促进跨学科、跨学校甚至是跨国合作,来激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培养出能理解不同文化,有同理心和共情力的下一代人才,让他们能更好地保护可持续发展。
推动高校融合发展
在主题为“开放与融合——打造未来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世界文化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分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特别是一流高校,要紧抓开放,推动融合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更深层次联动,要努力在全球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版图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不仅仅是提升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更是打造高等教育枢纽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要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拥抱这一项新技术。”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则关注人工智能。他说,人工智能降低了很多领域的门槛和成本,因此创新变得很容易。他认为,需要让校园拥抱这一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