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图/“幸福福田”公众号
记者昨天获悉,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近日通过高清监控系统惊喜地观测到11只大滨鹬【yù】的身影,这是该保护区近十年来记录到该鸟种数量最多的一次。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胡柳柳告诉记者,今年深圳首批越冬候鸟是7月份到达的,先头部队黑尾塍鹬、红脚鹬、青脚鹬也差不多时间抵达深圳。
据悉,随着秋冬季新一轮候鸟季的到来,深圳将迎来“黄金观鸟期”。一些观鸟爱好者近期陆续捕捉到以鹬、鸭、鸻【héng】类为主的“先遣部队”的身影。七天长假,来一场观鸟之旅吧!
“飞行健将”迁徙里程达14000公里
据了解,大滨鹬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在滨鹬属中体型最大而得名,体长26~30厘米,是分布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长距离迁徙鸻鹬类,其总迁徙里程达14000公里,每年定期两次往返。大滨鹬因飞行能力超强,被称为鸟类“飞行健将”。
在长途迁徙前,大滨鹬会囤积起相当于原有体重1倍的脂肪,这些“脂肪团”能确保扇动百万次翅膀,在飞行中数日不吃喝并保持60公里左右的时速。
澳大利亚科学家曾进行“鸟类环志”实验发现,一只迁徙的大滨鹬从澳大利亚出发,两周后飞到深圳,经过长途跋涉,这只大滨鹬体重由起飞时的278克锐减至140克,消耗近半,逼近鸟类能够承受的生命极限。因此在停歇深圳期间,大滨鹬会疯狂进食,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都是它的盘中餐,为后续的漫长飞行积蓄能量以后,它会继续穿越太平洋前往南半球越冬。
深圳将迎“黄金观鸟期”
候鸟为何选择位于深圳市中心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栖息?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且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及越冬水鸟。2023年9月,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以福田红树林湿地为核心的深圳湾,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得益于多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深停歇。最新数据显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共记录鸟类272种,其中有6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据悉,为解决鸟类的歇脚与食物问题,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打造了贴心、舒适的“五星级酒店”——根据不同种类水鸟的习性,营造了深水区、浅水区和光滩区,以满足不同腿长的鸟类休息需求。此外,保护区安装了智能水闸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控制水闸开关,精准掌握潮汐中的换水机会,从而丰沛“粮仓”和“食堂”。
【小贴士】
线上观鸟:市民可以通过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装的高清视频系统,在“央视频”App,搜索“水鸟乐园—福田红树林”,全天候实时在线观鸟。
线下观鸟:
1.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实行预约参观制,每天0点开放报名,对个人预约提供80个参观名额。因预约人数较多,目前可预约日期开放至三个月后(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路1号);
2.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门票:免费。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荣路和新洲路交会处。交通:地铁3号线益田站D出口、7号线沙尾站B出口;
3.深圳湾公园。门票:免费。地址:深圳市滨海大道。交通:地铁9号线深圳湾公园站D2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