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化周刊

茅奖作家十年磨一“剑”

刘醒龙《听漏》揭青铜重器之谜

孙珺

本文字数:1291

《听漏》封面

  阅见大咖

  近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刘醒龙携以考古和青铜器为背景的长篇新作《听漏》做客央视《读书》栏目李潘会客厅。与嘉宾分享《听漏》的同时,刘醒龙还回望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听漏》的故事中,20世纪60年代出土的青铜重器九鼎七簋,因为缺失一簋而成为考古界的热门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某省楚学研究院专家学者、民间考古爱好者、听漏工等各路人马纷纷登场,各显身手,试图揭开这一千古之谜。随着故事的深入,历史与当下、世情与人心的真实而复杂的面相一一呈现……

  书中重要人物是一个听漏工。听漏工是城市自来水管道管理中一个特殊的工种,他们主要利用听漏设备检测自来水管线漏水情况。听漏工的工作时间一般在半夜,从事这一行业,需要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和多年的经验。

  遇见曾侯乙尊盘,一生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

  湖北省博物馆离刘醒龙家很近,“我不知进去看过多少次,从没有被谁认出来,偏偏2004年那一次,一位与某作家同在某大学夜读班读书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认出了我,自告奋勇地领我去看摆放在角落里的曾侯乙尊盘。第一眼就被迷住了,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个念头,觉得可以将它写成一部小说,从此开始全方位留意这件国宝中的国宝。而对青铜重器的关注,是在写作《蟠虺》之后。相比从殷商开始的青铜文明,两周时期的青铜重器所承载的东西更多、更重、更复杂、更有文学性。”刘醒龙讲述了自己多年前和青铜器的结缘,“现在再看,一个人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刚好遇上、差几分几秒也许就会错过的某个事物,真是人这一生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

  《蟠虺》开启了“青铜重器”系列长篇的写作,2014年《蟠虺》出版后不久,刘醒龙在枣阳一处考古发掘现场看到一只青铜鼎出土的过程,“第一次亲眼看见残留在楚鼎上的三千年前的人间烟火,头一回感觉到威严的青铜重器也可以无比亲和”,而这也为“青铜重器”系列第二部《听漏》埋下了伏笔。

  《听漏》中有一条明线,明线是写九鼎七簋。我们都知道九鼎八簋是标配,但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土的九鼎是1966年在湖北京山,却是九鼎七簋,为什么少了一个簋,这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破绽,为写作留下无比想象的空间。

  该书回答了“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有何关联”

  从《蟠虺》到《听漏》共约70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刘醒龙对“青铜重器”有了较深的体察,“我写作是先写我最熟悉的故事,后来写相对陌生一点的,后来开始写历史,现在写文物,写青铜重器。写作最好的状态是每一次都挑战自己的极限。最新的作品也是挑战。”

  《听漏》的节选篇目曾在《人民文学》刊发,在《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看来,考古挖掘、文物鉴定是文明溯源与历史研究的基本抓手,《听漏》是这一类题材中不可多得的长篇小说力作。听漏工这个极少出场又绝技在身的人物的设置,新颖别致,在探听与表达上有着巨大反差,甚而构成了作品结构的张力,在一个弹性空间里,历史和现实往来穿梭。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听漏》有一套独特的处理历史、书写历史的方法,既勾连远古历史的褶皱,又深入现实人心最隐秘处。《听漏》更是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今天的现实有何关联”。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文化周刊 A8刘醒龙《听漏》揭青铜重器之谜 孙珺2024-09-07 2 2024年09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