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9月5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七届第九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开展专题协商。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作主旨发言,提出以“自然入城”和“人入自然”为重点,让“美丽”成为深圳强大竞争力和生产力。多位政协委员从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效,做好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培育新质生产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等多方面积极建言。
主旨发言认为,深圳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精细化治理上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在“自然入城”方面,深圳在城市建设初期就把城市发展和自然保护合二为一,如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对城市发展建设行为进行约束、在高楼大厦中保留了大量绿色生境。深圳工业产值雄居全国第一,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全国超大城市最优水平。
在“人入自然”方面,深圳从打造独具特色的廊道、节点入手,强化人与自然的连接性、可达性。如推进山海连城计划,贯通市域“一脊一带二十廊”,将原本保护下来的生态本底活化利用,吸引市民从家中走向户外、从城市走向自然;通过修建滨海栈道,联通更多山海之间的野趣空间,满足市民和游客近海、亲海、观海、品海的需求;通过精细化营造“千园之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密度超大型城市提供人与自然彼此影响、彼此依存的宜居范本。
对此,协商会主旨发言提出了五大建议。在完善制度机制方面,健全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在发挥科创优势方面,打造“天空之城”,提供探索城市之美、自然之美的全新视角,设计串联全域、都市圈、大湾区的低空打卡点,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构建空中交通枢纽集群,开展载人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进一步发展联程接驳、市内通勤、城际飞行、跨境飞行等空中交通新业态,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推进价值实现方面,建议深圳助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从社会维度来看,树立全民行动观,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推进消费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健全完善“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福田区副区长文维建议,推动落实智慧边防系统工程,真正实现“一河连深港”。在保证深圳河湾生态性基础上,探索高品质建设运营水岸公共空间,打造水岸文旅商活力带。市政协委员,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蓝蓝建议,充分利用东部优质山体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旅游名片。福田区政协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单梁建议,在深圳全市集中连片区域规划建设中加强山海连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