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热点教育话题都能激起纷纷扬扬的议论,每一个教育故事都能带来不同角度的思考。我们如何在多元的思考和讨论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挖掘这背后反映的“真义”?即日起,广州日报教育周刊推出《教育多棱镜》专栏,寻找教育故事,挖掘教育话题,透过多棱镜的每一面,与您一起多角度观察,深层次思辨教育的方方面面,让教育的多棱镜照见更多理解、共情、包容与支持。
“学不了一点”“家人们谁懂”“水灵灵”……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蓬勃发展,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少年的“社交密码”,渗透入中小学生的日常话语体系,甚至出现在他们的作业里。不少家长担心,网络用语会对青少年的语言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导致孩子思考浅薄化、表达粗鄙化。
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多位语文教师和家长,探究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受访老师指出,家长无须全盘否定网络流行语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汉语之美,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审美素养,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追求语言的鲜活与美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谢泽楷 实习生黄晨曦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现象:学生模仿网络流行语 作业出现“大壮”“小美”
同福中路第一小学语文教师黄裕辉发现,从前,学生给作文中的虚拟人物起名,总是“小明”“小红”,如今则成了“大壮”“小美”。这两个名字是网络短视频中最常用的虚拟人名。“yyds”“躺平”“卷”“破防”等词语有时也会出现在学生的日常习作和交流中,在口语表达中尤为常见,同学们常常张口就是“家人们”。
黄裕辉指出,学生获取这些流行词的来源主要是游戏和短视频。每隔一段时间,流行的网络语也会有所变化。家长刘女士尽管早已限制孩子上网、看短视频的时间,但她担心,网络热词良莠不齐,社交传播效应强,低龄段的孩子喜欢模仿,但鉴别能力还不强,有时会因为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而说出一些比较低俗的网络热词。
一位幼儿园园长也向记者表示,园中不少幼儿都会模仿短视频说话。“家长纵容孩子刷短视频,甚至家长自己也沉迷短视频,是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网络流行语五花八门,我担心一旦孩子习惯于用一些粗俗浅薄的网络用语,他们会逐渐失去对我们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本身美感的感知能力,对孩子的学业和个人修养方面都有消极影响。”刘女士说,面对一些网络用语,她会分享相关内容让孩子去分辨,也会和孩子一起探讨词语背后的含义,给予正向引导。但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不健康的流行语正在“侵袭”孩子们的话语体系,孩子们缺乏鉴别能力,容易盲目使用,她对此心怀担忧。
影响:语言表达规范性下降 学生思维简化、固化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语文科长陈曦告诉记者,她也曾见过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一些当下“热词”。有学生在记录寒假出游情况时,就会用当时的热词——“南方小土豆”。她指出,这类网络流行语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但在更多时候,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尤其是“栓Q”等词语,会影响他们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黄裕辉指出,网络语言往往缺乏深刻内涵和历史沉淀,它们因为特定场景或偶然事件而在网络流行,并非严谨按照语言规范而诞生和被使用。“如果学生大量地去听、去说网络流行语,他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只要词语足够流行,怎么使用语言都可以’的错觉,导致他们轻视语言规律和规范。”
除了可能导致学生轻视语言规范,黄裕辉也表示,泛滥使用流行语易使学生语言思维模式固化,缺乏个性。“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语言建构和创造,而是直接借用现成的说法。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不会思考如何去组织语言,失去自身语言的个性,也会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思维固化。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有个性地表达,当社会所有人都在使用一样的用语,语言的丰富性就下降了。”
作为语文老师和语言教育者,陈曦也担忧,青少年大量接收网络流行语后,会削弱他们对“汉语之美”的鉴赏力,让他们难以体会汉语的独特意境和底蕴。“流行语通常是简洁直白的,汉语的表达则丰富多彩,充满诗意和修辞。青少年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流行语的充斥本就会削弱青少年对汉语的感受。过度使用流行语,会让青少年忽视汉语的美感和规范性。”
陈曦指出,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形式过于简化和直白,往往是对某种现象的“趣味化概括”,或者是某个网络热门事件中人物的一句话,大多是口头语言、娱乐化产物,其中许多内容缺乏深度和逻辑。青少年一旦习惯简单的口语化表达,“在面对需要正式或规范表达的场合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缺乏积累,导致无法进行更丰富的表达;面对有一定难度的语言学习、鉴赏和运用时,学生可能会习惯性地选择简单的表达方式,思考问题时也倾向于表面性、趣味性,从而影响语言的深入学习、思维的深度训练。”陈曦解释道。
措施:家校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引导学生感受汉语之美
在教学实践中,黄裕辉发现,语文学习较弱的孩子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流行语,因为他们缺乏自己的语言表达积累。相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他们希望自己的用语流畅、得体且有个性,因此很少使用流行语。到了高年级,伴随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一些学生积累了足够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有一定的语言品位和判断标准,也会更少借用网络语言去表达想法或感受。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互联网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是语言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陈曦建议,家长和学生对网络流行语,可采取一种“平衡”的态度。“我们可以适当地接受流行语,把它作为生活中的趣味语言现象去了解;但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些词汇的局限性,警惕其对于规范语言学习的不良影响,避免在正式场合或学术写作中使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黄裕辉同样认为,家长和老师无须视网络流行语为“洪水猛兽”,而应理解包容其存在价值。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生活语言的一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他们身份认同和交际需求的一种表现。因此,完全不让孩子使用流行语并不现实。比起禁止使用,老师和家长可以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具体内容,在与孩子的交流中适当使用一些良性流行词,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作为共同的语言使用者,孩子也会更愿意接受家长的建议。”
针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陈曦认为这需要家校合力,一起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对汉语丰富多样性的鉴赏和运用能力。具体而言,陈曦建议,老师在课堂上要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引导学生注意书面语、口头语、流行语的区别,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不规范的表达及时反馈、纠正;同时在教学中提供真实多样的练习情境,通过口语交际、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技巧。
“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一些网络语为何流行起来,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用它们,以及在哪些场景下它们能够精准地表达意思,比如对短视频中常见的角色名字‘大壮’和‘小美’进行分析,这些名字是否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黄裕辉同样建议,老师可适度引导孩子去探究语言背后的规律,将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学习素材,通过讨论,让学生在遇到语言现象时进行思考,权衡语言背后的利弊,避免盲目跟风。
陈曦分享道,网络上有许多关于汉语独特性以及汉字之美的讨论。她曾给学生观看一个视频,该视频以相声的形式,介绍汉语的写意,以及今人仍能通过文字读懂古人眼中世界的奇妙。陈曦回忆,那次分享之后,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学生总在课间跟我讨论哪句诗歌里藏着怎样的画面,我也在孩子们的写作中感受到了各样美景,例如雨后庭院中的‘满庭跳雨’,湖面的‘浮光跃金’。”
“如果我们能以更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表达的魅力,那网络流行语就只会是语言生活的调剂品,而不会成为语言表达的替代品。”陈曦指出,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提升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审美能力,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汉语之美,主动进行规范、优美的语言表达。
“语言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大量阅读、正确语言的大量输入,学生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最终,他们会发现自己对语言的品味和偏好,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学生也要给予自己更多耐心。”黄裕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