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公示 共14人

勋章拟授四人 三人身为院士

本文字数:5427

扫码了解更多新闻。

王永志 图@视觉中国

王振义 图@视觉中国

李振声 图@视觉中国

黄宗德

  广州日报讯 “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昨日公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10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4人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王小谟、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田华、许振超、张卓元、张晋藩、张燮林、赵忠贤、黄大年、路生梅10人成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记者注意到,上述14人中,有多位来自科技界的工作者,包括了5位“两院院士”。其中,“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中就包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新华)

  “看着杨利伟自主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我非常激动,当时我流泪了。我这一生因为激动而流泪的次数不多,像这样控制不住地流泪,是极少有的。”

  ——王永志

  “血液病有很多种,还有许多治不好,这个领域还有很深的学问和无穷的知识要学习,需要年轻一辈努力去攻克。”

  ——王振义

  “科研工作偶然中有必然,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

  ——李振声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但我经常会在梦里重回战场,与战友们重逢。”

  ——黄宗德


  王永志

  航天界“常胜将军” 将中国人送入太空

  王永志  1932年11月生,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王永志被誉为中国航天界的“常胜将军”。在航天生涯中,他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一个贫农家庭。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经过两年在预备班的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

  1961年,王永志回国,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展工作。其中,钱学森对王永志的影响最为深远。

  1964年6月底,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的王永志走进大漠戈壁,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任务。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内不能灌进足量的燃料,致使导弹射程不够,无法打入落点。就在专家们考虑在有限的火箭燃料贮箱中添加推进剂时,王永志进行了严密计算,得出了卸出600公斤燃料,火箭就会命中目标的结论。当时王永志是在场所有人中军衔级别最低的,又是个年轻的新面孔,他的设想并没有得到专家们的支持。王永志鼓起勇气向当时的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陈述。钱学森认为王永志的意见有道理,批准实施这一方案。卸出燃料后,果然射程提高了,火箭连打3发均中目标。1978年,中国开展第二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时,钱学森建议让王永志挂帅。几十年后,钱学森还提起这件事说:“我推荐王永志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没错,此人年轻时就露出头角,他大胆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1992年11月,迈入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2003年10月16日早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看着杨利伟自主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我非常激动,当时我流泪了。我这一生因为激动而流泪的次数不多,像这样控制不住地流泪,是极少有的……”王永志当时的激动溢于言表。

  王永志曾说,他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

  王振义

  与学生一起撰写论文 他总把名字放在最后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

  1948年,王振义大学毕业,留在上海瑞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当时,我国血液科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能参考的资料也不多,他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瑞金医院的科研氛围日趋浓厚,为了更好地进行血液类疾病研究,王振义向医院申请了一间四五平方米的实验室,他的科研之路就此起步。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白血病,致死率非常高,当时国际上还是以化疗作为通行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好,患者化疗5年后的存活率只有10%—15%。

  那时王振义刚刚开始进行研究,尝试了很多方法和药物,总是不得其法,好在他和团队没有放弃,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一天,一个5岁的小姑娘被送来医院,高烧不退、流血不止。经诊断,女孩属于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情恶化非常迅速。王振义得知后,为了挽救小女孩的性命,大胆采用了刚刚验证成功的治疗方法——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法。7天后,小姑娘病情好转,一个月后竟然完全缓解了!

  这种在当时众人存疑的治疗方式,就是后来被人们冠之以“上海方案”的白血病治疗法。后来,王振义陆续在其他患者身上运用这一疗法,患者病情都得到了好转。

  让人惊呼的不只是该疗法的显著疗效——病患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更有该疗法的安全性和可及性——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只要口服、价格低廉。

  王振义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血液》上,这篇论文被誉为“世界血液学领域百年最具影响力的86篇学术论文之一”。

  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王振义将500万奖金中的450万元捐给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另外50万元则分给研究团队中的年轻人。与学生一起撰写的论文,王振义总是坚持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论文作者的最后一位,甚至不署名,我觉得很多论文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果,应该让更多人享受研究成果。”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

  李振声

  儿时挨过饿的他 唯愿万家粮满仓

  李振声 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1956年,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1978年,他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时光荏苒,李振声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从1978年起,李振声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女儿李滨的印象里,父亲从没说过哪顿饭“不好吃”。在陕西时,李振声总和农民打成一片。农户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李振声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饮食,对初到陕西农村蹲点的学生穆素梅说:“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搅就挺好吃。”

  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李振声大多时候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

  李振声认为,科研生涯中能够取得成绩,除了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毅力以及依靠集体和团队外,还要有明确的目标。在今天的遗传发育所,很多科研人员都知道李振声说过的这句话:“做科研要‘打大鸟’,而不是弄一堆‘小麻雀’。”

  (据中国科学院官网)

  黄宗德

  战场上临危不惧 一人擒敌二十二人

  黄宗德 1931年8月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52824部队副师职顾问。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蝉鸣鸟叫,艳阳高悬。三年前的夏天,黄宗德身着微微泛黄的旧式军装,胸前佩戴着10余枚军功章,走上天津警备区河东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党课教育讲台。这位老英雄曾临危不惧,一人擒敌22人,看上去却十分和蔼可亲。

  “今天的党课,我想从缝在衣服上的名字说起。”说罢,黄宗德便颤巍巍地解开衣扣,将衣角翻了过来。内衬上“黄宗德,山东荣成人”几个字虽洗得变了色,但仍依稀可见。“当年在战场上,我曾看到有战友用针线在衣服上绣字,我不解地上前询问缘由,一位老兵笑着告诉我,‘没想着活着回去,要是牺牲了,战友看到我的名字,就知道我是谁了。’一针一线留下的不仅仅是身份信息,更是战友们视死如归的信念……后来,我也借来针线,标记下我的信息。再后来,条件好了,我们都用墨水笔写下姓名。”

  在渡江战役的一场战斗中,黄宗德所在的连队接到上级任务,要为后续部队撕开一个进攻的突破口。连长选了5名平时战士组成冲锋队,黄宗德就是其中之一。战场上,密密麻麻的子弹在身边穿梭,爆炸声不绝于耳,突然“砰”的一声,一枚手榴弹在冲锋队员的身边爆炸。“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不知道疼,脑子一片空白,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身负重伤,5个人牺牲了3个。”

  黄宗德离休后,坚持义务为部队、学校、工厂、党政机关、社区街道等单位作弘扬革命传统的报告。有人担心这么“折腾”,他身体吃不消。对此,黄宗德总是微笑着回应:“正是因为我老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不负曾经的那身军装,不负已牺牲的战友的嘱托。”

  (据《中国国防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钟南山

  于敏

  申纪兰

  孙家栋

  李延年

  张富清

  袁隆平

  黄旭华

  屠呦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2勋章拟授四人 三人身为院士 2024-08-13 2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