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英君
樟木头,东莞唯一的纯客家镇,中原故地的诗书气质一脉相承。在这里,山水与产业齐秀、传统与现代交融,孕育出中国文坛的一脉新枝——“中国作家第一村”。如今,一个综合文化平台呼之欲出。
未来,樟木头镇将坚决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百千万工程”要求,推动全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为推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积极贡献樟木头力量。
“作家村”实体化,
成“世界工厂”文化地标
近日,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所在的官仓社区,《花城》创作出版基地、《作品》作家村编辑部正式启用。旋即,编辑部主题活动之《十月聊哉》文学直播上线,著名作家鲍十、朱山坡、陈崇正、王十月围绕乡村和文学主题展开主题对话,探究文学在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凭此,更多高端文学培训交流活动、全国全省权威文学赛事将接踵而至。
樟木头官仓社区有着当地保存最完好的岭南古建筑群,由乾隆年间的书香世家所留。三家巷里,苔痕年年新绿,书香日日如昔,由古屋活化而来41间作家工作室已建成,它们古朴雅致、设备齐全,免费提供给作家们使用,可堪“躲进小楼成一统”。目前,官仓社区将140间客家风格的旧屋作统筹规划,可修复活化为工作室、民宿,以廉租、预约免租的形式提供给后续入驻的作家及艺术家,以形成更大规模的“文化聚落”。如今,文坛名家陆续进驻,如雪漠、陈启文、王十月、江子、王一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古代名士心之所向的小天地,千百年后,在官仓成为了现实。
从概念化到实体化,“作家村”走过了十余年岁月。2007年前后,受宜居环境、便捷交通所吸引,樟木头吸引到了王松等一群知名作家前来买房定居,起初是作家间口口相传,之后渐成规模,一个文学驻创地自发形成。2010年,在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樟木头镇党委、镇政府抓住机遇,创建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文化品牌,聘请著名评论家雷达担任作家村首任村长,随后几年间,大批知名作家纷纷进驻樟木头。2023年,“作家村”实体村落项目正式落地,对樟木头官仓社区约2万平方米的客家古建筑群进行连片改造。
今年以来,“作家村”实体化建设走上快车道:今年1月,“作家村”首批驻创工作室启用;3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正式落户;7月,《花城》创作出版基地、《作品》作家村编辑部正式揭牌。“作家村”展馆、墨隐书房、打工文学之家……更多硬件陆续启用;“一室一品牌”文学交流会、“金笔杆”名家作品分享会、“文韵华章”文学创作体验课精彩不绝,才有了今天“作家村”的模样。截至2024年6月,共有74名作家进驻“作家村”。其中,国家级的作家、评论家有46人。作家“村民”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达500多册,获市级以上荣誉达400多项。“作家村”已成为“世界工厂”的文化地标。
“一室一品牌”,打造中国文学新高地
近日,三家巷里,鲁迅文学奖得主王松在驻创工作室主持了一期“南庐夜话”文学沙龙,邀请一众文友煮茶论道,畅谈文学话题。
他说:“清茶、水酒、音乐,不固定的话题,这一晚的‘南庐夜话’活动竟然如此美好。”无独有偶,作家丁燕也计划在工作室的天台打造“星光夜话”文学访谈节目,并期待与更多行业专家在这里深入探讨文学创作,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这很切合“作家村”长久以来的氛围,作家莫华杰也乐在其中。2010年,莫华杰跟随老师陈启文学习时知道了“作家村”,为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他经常在周末坐车到樟木头交流学习。
今年年初,莫华杰的个人驻创工作室在“作家村”启用,通过不时举办的文学论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莫华杰结识了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朋友。“这里是一块宝地,有助于打开视野,这么多作家聚在一起,就像涓涓细流汇聚,能够拓宽航道。” 莫华杰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往作家村跑”,是为了吸收到更多的文学创作营养。
这正是“作家村”大力打造“一室一品牌”的原因。依托越来越多的进驻作家,“作家村”设定每年11月到次年1月为文艺创作驻留季,并定期开展各类“名家讲座”“围炉对话”等文学创作交流及展览活动,通过线上社群和线下活动联动的形式,旨在为作家对接人脉、资源,提供社群关怀和平台归属感,通过驻留创作,孵化更多新人新作。
现在,樟木头已启动“文‘樟’全国青年作家招募计划”,致力于以“名人效应”扩大“作家村”朋友圈,吸引全国各地读书博主、实体书城等机构品牌入驻,邀请全国知名网络读书博主、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等作为嘉宾,参与读书会活动,以构建一个有温度的人文社群。
以文促产,助力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在“作家村”,新启用的墨隐书房成了市民夏日“刨书”的好去处。这里内设会客区、读者交流区、作家村文学阅读区、热门文学区、综合藏书区等,目前有藏书3300册,平时还有读书分享活动,这里将是“作家村”文艺主题旅游路线上的重要打卡点。
这是樟木头在“作家村”推动“文学+旅游”“文学+影视”“文学+教育”等产业融合的缩影。“书中自有黄金屋”,以文促产是“作家村”的规划愿景之一。目前,樟木头积极与中国版权协会、版权基地、出版社、实体书城等建立合作关系,助力作家“村民”作品出版发行;鼓励作家与阅文集团、阿里文娱、京东文娱等网络平台进行合作,搭建从作家供给端到企业需求端的完整服务链路。同时,打通与影视机构、游戏平台、人工智能的壁垒,推动“作家村”名家作品进军电影、游戏、智能AI领域,持续增强作家村 “造血”功能。此外,联系中旅集团、马蜂窝等旅游平台,打造文学主题旅游路线,围绕文学创作、休闲康养、艺术培训等方面,结合“作家村”休闲文旅区招商引资工作,推出“研学游”“亲子游”等主题项目,积极引人流聚人气。
未来,樟木头镇将结合“百千万工程”要求,助力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从“作家村”到“文艺镇”,让文学和艺术从阳春白雪成为生活日常。文“樟”锦绣,乡村振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