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许海峰弹无虚发,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40年后,黄雨婷和盛李豪这两名未满20岁的小将,在巴黎奥运赛场展现高超技艺与从容姿态,用斩金夺银传承荣光。
奥运首金,向来万众瞩目。中国人讲究好意头,拿下奥运首金,取得开门红,可以有效鼓舞精神、提振士气。40年来,奥运首金依然备受关注,但中国人对待金牌的态度已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把金牌看得颇重,到如今更享受比赛过程。
许海峰时代的奥运金牌,承载着体育之外的重任。奥运金牌是国家荣誉与民族自信心的体现。那个年代,全体中国人都憋着一口气,要向世界证明“我行”。体育以其独有魅力和强大感召力,成为振奋人心的“排头兵”;而黄雨婷和盛李豪眼中的奥运会,显然更轻松、更纯粹,“我并不是特别在意比分,更重要的是稳住自己的状态,做好该做的事情”。
人们对奥运金牌态度的改变,背后是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与中国体育事业的成熟和进步。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也实现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多次跻身奥运金牌榜前三,亚运金牌榜榜首;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青奥会等世界级赛事;优秀体育人才辈出,涌现出郎平、姚明、李娜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明星。这让运动员们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豁达的心态,也有了足够的自信与底气。
金牌依然重要,但绝非目的,更非全部。放眼国内,全运会赛场也早已取消了奖牌榜,其目的就是让体育回归本位——奖牌存在感弱了,全民健身则持续升温。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奥运赛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勇于突破自我、享受比赛。越来越多的观众不仅关注赛事,更关注“明星”运动员们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去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