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广东

此牛肉面非彼牛肉面

葛宇飞

本文字数:1545

牛肉面里没有面只有肉。

  此牛肉面不是牛肉加面,而是纯粹用牛肉做成的面。既有筋道又不乏嫩滑!在东莞市横沥镇,依托于近400年的非遗牛墟文化,全牛宴闻名远扬。全牛宴里的招牌菜牛肉面更是有口皆碑,吸引了饮食男女慕名而来。一碗牛肉面不仅满足了食客舌尖上的快感,还是牛墟市场诚信交易的见证,更为乡村文旅融合增加了别样的味道。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葛宇飞

  牛肉面里没有面

  夏日午后,暑气蒸人。在东莞横沥牛庄闷热的后厨操作间里,大厨叶琪高正挥汗如雨,双手拿着荔枝木棍在捶打新鲜的牛后腿肉。每秒捶三下,叮叮当当约1个小时的反复捶打后,一堆牛肉块变成了一坨牛肉泥。这正是店里头牌菜——牛肉面的主要食材。

  “这是循古法的纯手制,既有仪式感,还能通达食材的灵性,敲打起胶,提升口感。” 虽然机器批量操作已非常普及,但在变肉为“泥”这个环节,叶琪高通常还是愿意耗费体力手工捶打。

  捶打完成后,加盐入味,将牛肉泥搅拌均匀,然后放到漏斗状的塑料袋里挤压,牛肉泥就挤出了细面状的肉条。下入90℃的热水里一煮,稍加膨胀,就可以捞出来,配上牛骨汤装盘成为一碗牛肉面了。

  牛肉面里没有面,只有肉,且只放了盐这一种调味料,复古简单的烹饪过程,带来的却是丝滑顺畅,又软又弹的口感,尤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欢。家住东莞南城的任女士经常带着家人专门到横沥去吃这碗面,“几根入口就能体验到那股鲜软柔劲儿。”

  横沥牛庄的店长李娟表示,这样的牛肉面可以理解为潮汕牛肉丸的面条改良版,但相比于牛肉丸在筋道的基础上又加了滑嫩。横沥牛肉面在整个东莞乃至广东都是独此一份,是牛肉N种吃法的巧妙创新。

  百年牛墟不虚假

  叶琪高小时候家里穷,放牛长大的他没想到成了掌勺全牛宴的厨子。他几乎能把牛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变成一道美食。在旺季的时候,横沥牛庄一天可以消耗两到三头牛,而能支撑牛肉面等各类牛肉美食好吃诱人的前提是高品质的肉牛。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牛”,这就不得不提和牛庄只有一墙之隔的横沥牛行。横沥牛行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活牛交易专业市场。它的前身为横沥牛墟,起源于明末清初,有着近400年的历史,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天,全国各地的成百上千头牛汇集在此,然后又散落到全国各地。

  横沥牛墟之所以能够长久繁荣主要依靠诚信交易,其对牛只进场、交易、出场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这里还专门诞生了一个新兴职业——牛经纪。整个市场对牛经纪实行准入制,要求其作为中介在相牛过程中坚持“以信为本”,不能为多赚佣金而弄虚作假,不能把病牛劣牛介绍给买家。一旦牛经纪违规,都会被录入档案。

  一处失诚,处处制约,横沥牛墟不虚假。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规范,才能够让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保证了各种牛肉美食的鲜活。

  来了“牛镇”是“牛人”

  从美食到食材,从商贸和文化,近年来,横沥镇将牛上升成了一种品牌文化和精神追求,不断擦亮自己是“牛镇”的招牌。横沥镇每年都会举办“百年牛墟风情节”,全力弘扬勤奋肯干老黄牛、开拓进取拓荒牛、甘于奉献孺子牛的“三牛”精神。

  聚焦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横沥文旅部门今年春节以来持续策划推出“牛人游牛镇”系列活动,将包括牛墟牛庄在内的12个文旅、农旅品牌项目串成了一条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

  游客沿着这条线路,可以赏村头村葵香园的田园气息,逛678艺时代的时尚潮玩,打卡网红点山厦“彩虹村”……然后再美美地到牛庄吃一碗牛肉面,体验一把来了“牛镇”就是“牛人”的畅快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东 A12此牛肉面非彼牛肉面 葛宇飞2024-07-26 2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