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累计引进85家产业链优势企业落户广州,推动出台实施全国首个轨道交通领域“首台套”专项政策,引导轨道交通领域企业增强自主研制能力,支持自主化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整体创新活力。广州地铁集团作为全市轨道交通“链主”企业,创新建立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大党委”,探索“党建引领+服务产业”实施路径,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党建、治理、发展、廉洁”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成立产业联盟大党委 兼具功能性+服务性
近年来,广州地铁的运营数据稳居国内前列,建设投资金额屡创新高。如何把庞大的流量、投资量转化为产业的增量,助力全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为广州地铁集团的新任务。
面对产业结构不够完善、创新升级力度不足等问题,广州地铁集团发挥“总链主”作用,牵头成立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大党委,打造兼具功能性和服务性的全新党建组织,梳理大党委10项职责,健全议事决策机制,把握产业发展战略方向,落实党对轨道交通产业的全面领导,在新的高度挺起广州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建立“国企联民企”工作机制,促成国有企业“1对1”“1对N”与民营企业结对共建,重点关注非公企业党组织情况,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孵化领建、联建提升的“四个一批”措施,推动13家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目前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206家,占会员总数近80%,联盟党员达11.08万人。
以资本方式引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坚持把党建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产业发展上,在招商引企方面出实招,发挥“政府+链主+联盟”联合产业招商培育机制,建立“产业链主体大循环+供应链互动小循环”生态圈,精准延链补链,累计引进85家产业链优势企业落户广州。
2020年落户广州白云区的九州一轨,是产业联盟“牵线搭桥”的典型案例之一。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综合服务商,位居业内领先地位。产业联盟发挥产业促进服务平台作用,协助九州一轨积极对接白云区政府在用地、人才等方面的专项支持政策,推动减振降噪产业在广州布局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以资本方式引进九州一轨,通过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向企业注资,成立九州一轨广州公司,推动减振装置、隔振器等核心产品研发生产线落地广州。九州一轨2020年落户广州之后,2023年成功上市,今年4月位于白云区的生产线进入预投产,已接到第一批订单。
首批自主创新轨交产品得到试验应用机会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组建超50人的联络员队伍,建立“驻企指导、问题收集、议事协商、交办解决”工作机制,推进实现会员走访服务全覆盖,每年服务落实企业诉求近200条。产业联盟建立“我为企业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出惠企“八大服务”,为企业获取发展资源,精准纾困解困。
“我们走访发现,企业研发的不少新产品缺乏落地应用的机会。项目单位采购通常要求产品具备应用业绩基础,对于大多数创新产品来说,要找到试验应用的机会并不容易,从试用到市场化推广也很漫长,对整个产业链创新氛围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实现产品研发到行业应用的“关键一跃”,产业联盟积极向主管部门建言献策,推动广州市发改委出台实施全国首个轨道交通领域“首台套”专项政策,明确提出政府投资轨道交通项目应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采购范围,不得将市场占有率、使用业绩作为评标标准。2023年,广州评选出第一批共23件轨道交通自主创新产品,其中14件产品已得到试验应用场景支持,其他产品也在积极开展前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