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酒店客房卫生状况的质疑声频频出现。住客们的卫生焦虑愈发严重,从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全面的“攻略”就可见一斑,从一次性用品到毛巾和床上用品,现在连烧水壶都得自带了。这背后,反映的是长期以来部分酒店“卫生死角”难清除的问题,且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小型酒店和民宿,在诸多高星酒店中也不鲜见,此前就不乏星级酒店被曝光存在奇葩清洁操作。
安全和卫生是酒店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压缩成本,无异于自毁长城,不仅损害住客利益,更伤害品牌声誉。在旅游业火热发展的当下,谁做攻略不得上网查查?因为卫生问题上了网友们的避雷榜、“红黑榜”,哪怕以后想做一锤子买卖都难。
破解酒店“卫生死角”难清洁的问题,要看到背后的成因。卫生问题频发,与酒店自身检查监管薄弱、管理人员只重视觉指标不顾实际效果、卫生服务人员短缺等不无关系。进一步讲,就是部分管理者对于服务行业的认知存在偏差、走歪了路子。同时,当前酒店外部的监管也不到位,相关管理“政出多门”,加之执法力量有限,行业监管很难全面覆盖。
在此情形下,“他律”当然要加强,比如行业协会应担起规范制定和监督职能,出台更详细的工作标准和清洁人员的职业评估标准,并多多开展对酒店卫生的“秘密抽查”、突击检查等;又如在现有政策规则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住宿业立法。但说到底,酒店自身必须意识到坚持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主动作为,走到“自律”的路子上来。毕竟,守住底线,方能长久。 (皇甫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