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村厚寄乡愁,悠悠文脉勃发生机。
2024年,广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步伐愈发坚定有力,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和魂,融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图景,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和发展。
作为20个传统村落的聚集地,近年来花都区以文化振兴为抓手,探索古村落、古祠堂的活化利用,重塑古村价值,焕发活力生机。近日,广州日报记者实地探访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花都区三华村与塱头村,了解当地以文化赋能古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文宇
走访古村
三华村
绣花功夫:祠堂修旧如旧,文化嵌入肌理
感受古村肌理格局,触摸历史记忆沉淀。三华村位于花都区新华街,立村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徐氏宗族在此延绵生息。初见三华村,这里与不少岭南古村落有着共同点:村落依水而建,保留有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与现代村居错落排列,祠堂门面气势宏伟,灰塑、木刻等岭南元素印证着风俗技艺的传承。
沿着莲塘出发,古村落一步一景,细看九百年南粤古韵深入古村肌理——
从空间格局上看,全村空间似蟹形,村内两口泉井如同蟹之双眼,与岭南水乡的意蕴呼应;从建筑风格上看,村内建筑多为人字或镬耳封火山墙,还有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岭南特色鲜明。从古建筑数量来看,这里现存300多座明清风格的青砖建筑,拥有15处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保留下了22座祠堂,是全市现存祠堂最多的村。“默菴大宗祠”“亨之徐公祠”……从命名方式上看,三华村的祠堂大都属于姓氏祠堂,一座祠堂背后就是一部家族史,承载“敦亲睦族,源远流长”的人文根基。
在最古老的徐氏大宗祠,“派演东明”牌坊的砖雕如意斗拱精美,石额前后分别镌刻“派演东明”“世德作求”字样,诉说着徐氏家族的世系源流;在资政大夫祠建筑群的水仙古庙内,红泥阶砖铺地,木刻、砖雕、灰塑、壁画等工艺精湛,集中彰显着岭南文化独特魅力;在集之徐公祠,三间两进的格局则是与其他祠堂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一个村落就算有千年底蕴,经过历史洗礼能留下的祠堂也就数座而已。三华村处于城中村,到今天仍然留下22座祠堂,实属难得。”三华村村委工作人员说道。
近三年,花都区推动资金投入古村修缮,其中在三华村投入经费208万元,加上村集体自筹经费,村中11座祠堂得到进一步修缮并活化利用。
以文铸魂:祠堂蝶变书屋,文化代代传承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铸魂。迈入仲和徐公祠门坊,一声声短促响亮的喊声便冲进耳朵,七名青少年在庭院摆开架势,舒展身姿,出拳利落,短短三天学习后,拳法已经练得有模有样,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老师俯下身子观察每招每式,时不时下场纠正动作,这是第十一届“公益岭南·美在花城”国学夏令营武术课教学现场。
武术课堂旁是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十几张横桌上铺着宣纸和颜料盘,孩子们手握毛笔,聚精会神地练习国画技巧,荔枝、丝瓜、荷塘等物象栩栩如生,国画的教学老师是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姚湘洛,他表示三华村的孩子们学习兴致很高,几乎每周都要来这里上一到两节课。
三华村进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农家书屋等一系列乡村精神文化阵地走进祠堂,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厚植文明乡村土壤。仲和徐公祠成为了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常态化组织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阵地。“广东好人”郑国岱的好人工作室也设立在这里。
紧挨着仲和徐公祠的福元徐公祠里书香氤氲,仿古砖、满洲窗与祠堂原本的青灰砖、壁画、木雕等浑然一体,三华村农家书屋设立在此。依托福元徐公祠原有结构特点,三华村将整体空间划分设计为村史展示区、校史展示区、非遗展示区、研讨区和阅读区五大区域。刚刚放学的孩子们正手捧书籍阅读。
“农家书屋开设以来,拉近了老街、古祠堂与村民的距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承载着先人理想和希望的场所传播,来到孩子身边。”三华小学校长江丽珍说道。
目前三华村农家书屋实现了与花都图书馆的借阅互通,自去年4月24日启用以来,共接待读者和游客56460人次,借还图书8958册,开展阅读文化活动90场,惠及群众达31351人次。
三华村:农家书屋实现了与花都图书馆的借阅互通,自去年4月24日启用以来共接待读者和游客56460人次,借还图书8958册,开展阅读文化活动90场,惠及群众达31351人次。
塱头村
以旅彰文:文旅项目扎根,唤醒耕读传统
“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这首诗描写的是花都区炭步镇的塱头村。塱头村是广州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大片荷塘之畔,30多座祠堂书室连绵400多米,保存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388座以“梳式”格局分布。
然而,在上世纪末,塱头村也曾面临村民外流,险些成为“空心村”的困境。那塱头重新兴旺的关键是什么呢?“文化是古村的魂魄,有文化加持的古村振兴道路才能行稳致远。”炭步镇旅游办主任,在塱头村任职第一书记的曾军说道。
三年前,花都区政府与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签订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对塱头村的耕读文化、宗祠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活化利用,以文旅赋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今,协议中的愿景渐渐成为现实图景。
春阳台作为项目主推的文化活动场所,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等。穿过下沉庭院,常驻展览“与道大适:中国读书人的安身与立命”展示了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价值追求。春阳台藏书楼大厅陈列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及一册四库真本,弥足珍贵。
另一文旅地标是民宿“和春住”,取意自宋代诗人王观名句“千万和春住”,建筑设计在充分调研当地建筑特色,由二十一座独栋乡居院落组成,全部改建自塱头古村旧屋。此外,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塱那头草地、市集商铺等多元化业态设施入驻,“炭步芋头节”“美丽乡音”“塱夏荷集”等特色文旅IP相继亮相。
另外,依托广州北站和白云国际机场的便利,如今塱头古村周末客流量由原来的日均200~300人提升至目前的日均超7000人,古村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活力。
古村立“新”:“政企村”聚合力,共造“塱头样本”
遵古而不复古,塱头村的向心力在“古”也在“新”。
首先是机制之“新”——从立项之初,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就做了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毫不动摇地坚持项目的公益性、文化性和市场化。建设费用由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出资,项目投资不收回,收益全部留在本地,全力支持塱头村的长远发展。
塱头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智云介绍,在签订框架协议之前,政企村三方经过了多轮协商,敲定各方职责:政府打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通过财政资金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村集体做好前期工作,为迅速开工建设打好基础,企业则明确运营模式,推动项目发展。
得益于充分的准备,“春阳台”“和春住”的建设速度相当迅速,前者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后者则只花费了十个月时间。目前协议中约定的“三步走”的规划已经走过建设阶段,正从培育阶段向运营阶段过渡。
其次是队伍之“新”——唯品会慈善基金会和塱头村联社联合设立了一家民非组织和两家公司,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项目启动后,塱头村发出公开招聘,在唯品会、镇政府、村集体三方面的面试筛选后,一名乡村经理人进入合资公司任职,深入参与到古村振兴项目的方方面面,学习文旅项目运营经验。
而后是乡风之“新”——项目落地后,塱头村村民享受到文旅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受益最多的还是孩子们,”黄智云说道,“春阳台成立以来,举办的很多活动、课程都面向青少年,还教孩子们讲授村史的课程,这对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
塱头村:依托广州北站和白云国际机场的便利,如今塱头古村周末客流量由原来的日均200~300人提升至目前的日均超7000人,古村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