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

运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方法论

徐旭初

本文字数:3538

  政经观察

  “千万工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扩容建设,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推进,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先行探索,提供了成功范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千万工程”经验的灵魂和精髓在于其中蕴含的理念方法。2022年,广东省委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是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理念方法,因地制宜地转化运用到广东乡村振兴全过程各领域中,写好做实“百千万工程”这篇大文章。

  聚焦“需求点”“问题点”

  “千万工程”经验生动诠释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和怎样建设乡村这一历史性课题。其核心在于乡村建设,其实质在于通过乡村建设,牵引乡村产业发展、治理提升,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百千万工程”这篇文章,就是如“千万工程”那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农民群众的期盼中找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改变了“三农”工作主要抓生产发展的惯性思维,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千万工程”成为造福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推进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推进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其一,在谋划和决策时,要真正搞清楚农民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是什么,摸清他们的真实意愿是什么。不搞“一刀切”,不务虚功、不图虚名。

  其二,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百千万工程”的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具体决策由农民说了算,由他们来定,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政府在其中扮演引导、推动和鼓励的角色,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与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

  其三,不是就乡村建设搞乡村建设,而是要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紧密结合的视域中谋划和实施乡村建设。面对近些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的现实,要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坚持以群众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人本理念和服务宗旨,立足各地实际,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规划决策直击“痛点”

  做实“百千万工程”这篇文章,就是要像“千万工程”那样,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讲实效,真正惠民生、暖民心,多做尊重农民意愿的事,多做保护农民利益的事,多做看得见实惠的工作,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政府干、农民看”的“两张皮”现象,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百千万工程”实施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

  其一,要遵循规律,规划引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因此,要遵循城乡发展基本规律,适应城乡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城镇与村庄布局、城乡产业结构、资源要素与公共服务配置。要切实做好以城乡融合为基本目的,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的县域发展规划,防止规划变成“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大力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认真编制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村庄规划,确保规划真正有需要、能落地、真管用。

  其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不可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模式包打天下。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地域差异性,确保各项工作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多给基层一些自主权,多提定性要求,少提定量指标,鼓励基层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不能层层加码压指标。

  其三,要小切口推进,大发展提升。“千万工程”遵循小切口推进策略,最早从整治农村环境、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由点及面,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逐步实现大格局展开、大发展提升。当前,各地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和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实施“百千万工程”同样要坚持问题导向,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其四,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推进“百千万工程”,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意见。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制定解决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不折腾、不动摇,积小胜为大胜。

  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

  做好“百千万工程”这篇文章,就是要如“千万工程”那样,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创新,就是要坚决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与时俱进地创新思路方法,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其一,以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为首要创新点。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的城镇化,也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现阶段,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仍是大趋势,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就意味着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双轮驱动,意味着必须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与融合的体制机制,必须协调推进城镇建设与乡村建设。要重视县域中的城镇和新社区、村落群的有机组合与衔接。要不断优化县域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和中心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与治理能力。要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有效推进县域产业融合、产村融合、产城融合,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其二,要突出集成创新。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并非都是原创性的,而是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新要求,结合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相关集成创新。“百千万工程”可围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紧密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县域通过城乡社保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的联动改革,率先破解城乡二元的社保制度和产权制度,推进县域社保统筹,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面覆盖。

  其三,要注重乡村经营。乡村需要建设,也需要维护,更需要经营。自古以来,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域,承担着农产品供给的任务。如今,通过乡村经营,乡村的多元价值被不断发现,文旅、康养、研学、运动、乡创等已展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要积极采用县域整体解决方案、强村公司、组团式经营、品牌化经营、数字化经营、OEPC模式、乡村CEO、“艺术乡建”等创新性方式方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

  其四,要重视数智赋能。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乡村既是当前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重要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热点和重点,也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机遇、丰富了内涵。要加快农业农村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利用,从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需求和迫切问题出发,开发特色数字化场景应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全链路、乡村建设各方面、乡村治理各领域。要注重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信息化底座,持续激活乡村数字经济和乡村数字治理的活力,并扎实推进乡村服务数字化转型,以此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让农民不断增强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作者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 A7运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方法论 徐旭初2024-06-24 2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