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婧)近日,第13届全国数学竞赛命题工作研讨会在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数学资优生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等话题建言献策。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主办,广东实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东省数学会协办。
当前,社会对于数学竞赛的关注和讨论正热。到底数学竞赛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熊斌表示,数学竞赛主要是为一些学有余力、对数学抱有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平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此同时,通过竞赛活动,也可从中发现一些数学“好苗子”。熊斌强调,判断学生是否适合参加竞赛活动,需要坚持“学有余力、学有兴趣”这两个原则,不能因为看到身边有其他同学超前学习就盲目跟风。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判断自家孩子是否有数学天赋?熊斌说,判断孩子是否有数学天赋需要综合考量。有些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对数字比较敏感或计算速度比较快,实际上单凭这一点并不能判断孩子就真的有天赋。除了计算能力,数学能力还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多个方面,让懂数学的老师去评估才更加客观准确。
活动现场,数学竞赛该如何命题是与会嘉宾讨论的重点之一。上海大学数学系教授冷岗松认为,数学竞赛命题不能出偏题、怪题,确保选题与命题的不俗,也要努力追求发现创新问题。
“竞赛的命题很重要,命题实际上是导向,会影响到教练员选什么材料用于教学以及怎么教学生。”熊斌指出,数学竞赛的命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竞赛题目往往不是单纯考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广东实验中学初高中数学竞赛教练有10人。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教练组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成效显著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数学组近两年共获得5枚全国金牌,1枚全国银牌,2枚女奥金牌,24个省一等奖。2人获得北京大学数学夏令营一等奖,4人次获得清华大学数学金秋营一等奖,1人获得北京大学数学金秋营一等奖。2024年将有4名同学入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数学英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