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博览周刊·诗意

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广州上演引发好评

“冷中带热”的刘烨征服了观众

张素芹

本文字数:1953

刘烨既是叙述人雨果,也是剧中人冉·阿让。(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悲惨世界》剧照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著名演员刘烨领衔主演的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于5月24日—25日登陆2024广州艺术季,在广州大剧院演出两场。该剧改编自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同名史诗著作,是国内首部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三个多小时的演出浓缩原著的内核精华。这也是演员刘烨12年后再演话剧,塑造属于世界戏剧舞台的经典“冉·阿让”。

  接下来,还有多部改编自文学经典的作品登上广州舞台。这意味着文学经典在戏剧舞台的强势回归,经典毕竟是经典,带给观众的震撼是极其强烈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百万字内容浓缩成三个半小时戏剧

  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历时三年精心创排,用三个半小时浓缩原著百万字内容,在保留完整故事脉络的基础上,深挖作者在每个人物身上寄予的思想象征。

  这是《悲惨世界》首次被排成中文版舞台剧搬上中国舞台。该剧集结了中法两国实力主创团队,由法国著名导演让·贝洛里尼执导——他曾凭借《冰冻的语言》和《四川好人》获得了莫里哀戏剧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公众戏剧奖。贝洛里尼主张大众化且具有诗意的戏剧,他为中文版《悲惨世界》注入了法国戏剧的风格和特色。

  该剧的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音乐与灯光团队均由法国艺术家担纲,与中国戏剧界实力制作团队、演员共同进行艺术创作。大众熟悉的中国演员与世界最前沿的戏剧理念相互碰撞,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演体验。

  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所有台词来自雨果的小说原文,于中国舞台之上再现法国文学经典的语言之美。大幕开启,刘烨饰演的冉·阿让诉说自己过往经历时,一段超长的、高密度的文学化台词汩汩而出。刘烨既是叙述人雨果,也是剧中人冉·阿让,舞台功力深厚的刘烨在表演与叙述之间跳进跳出,游刃有余,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对剧中人物命运和灵魂的持续关注。这是离开舞台12年之后,著名演员刘烨的主动回归。

  《悲惨世界》涵盖了广阔的社会背景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刘烨之外,该剧聚集了包括影视剧演员、话剧演员、昆曲、相声、苏州评弹等不同艺术行业背景的演员加入。演员凭借自身的想象力使得每个角色都以其独特的个性,通过非传统的表演将文学与戏剧融为一体,带领观众走进雨果诗意浪漫的文学世界。

  《悲惨世界》观众好评如潮——“怀着对刘烨的舞台期待,看到了局外与局中交错的夹叙夹议夹表演‘间离’着的《悲惨世界》,看到了舞台上冷中带热、平静中含着激情的刘烨。”“在大剧院听刘烨沉浸式朗读三个小时《悲惨世界》……张可盈的芳汀和珂赛特母女,像风雨泥泞中的花蕊,美得令人心痛。”

  “阅读”舞台,触摸文学的温度

  有人说,文学是树,戏剧是精心打造的家具。文学作品成功改编后“立”上舞台,可以跨越传统的疆界,跨越文化的边界,以更近的距离与观众交流。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于1862年问世,目前在世界上已有了近二十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剧以及动漫等众多艺术样式。无论是1981年首演于巴黎、后来被英国音乐剧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挖掘改编为英文版、随后在百老汇声名大噪的同名音乐剧,还是2012年由休·杰克曼主演的电影,或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法语原版音乐剧版音乐会,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的《悲惨世界》,总能抓住人们的心。

  真正的文学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在广州大剧院《悲惨世界》的演出现场,虽然也偶有观众表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密不透风的台词,让人坐不住”,但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经典毕竟是经典。现在有不少舞台作品让人看了不知所云,而由文学经典改编而来的舞台作品有保障,带给观众的震撼极其强烈。”

  接下来,众多文学经典改编的舞台作品陆续在广州上演,也意味着文学经典在戏剧舞台的强势回归。这也表明,相比那些令人眼花缭乱、花里胡哨的大制作,舞台作品文学的分量显然不可低估。

  获取文学土壤的滋养,这是戏剧提高自身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著名作家王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活动变人形》也是这样的一次成功努力,被认为是近年戏剧舞台上的“一大惊喜”。2021年,广州大剧院与北京中演四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执行制作的话剧《活动变人形》成功“立上”舞台,2022年9月,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凭借该剧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导演奖。该剧巡演所到之处备受观众追捧,原因何在?正如中国儿艺原院长、一级编剧欧阳逸冰所言:“因为这是真正的文学。我们把一部真正的文学搬上了舞台。”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出台的《2023广州市居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广州居民阅读总指数76.56点,位居全国前列。而广州的文娱演出市场自2023年以来也空前火爆,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不但在演出艺人数量上居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也再创新高。书本和舞台,从不同维度充实着广州人的生活。

  文学经典走到戏剧舞台,观众在“阅读”舞台的过程中,可以触摸文学的温度,感受戏剧人的创造力,让内心不断充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博览周刊·诗意 A15“冷中带热”的刘烨征服了观众 张素芹2024-05-27 2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