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都市新闻

大唐年间,外商在广州要守哪些规矩?

意欲北上做生意的外商要先拿到“公验”

王月华

本文字数:1674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众所周知,早在唐朝年间,广州就有了“蕃坊”,专供外商居住。当年到访广州的外商多多,有的就留在本地做买卖,有的还会翻越大庾岭,北上“开拓”市场。不管是在洞庭湖畔的小镇,还是在扬州、洛阳这样的大都市,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唐年间,外商在广州要遵守哪些规矩?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外商若想离开广州城,北上做生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官府开“介绍信”——当时的学名叫“公验”。

  外商申请与使用“介绍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咱们不妨想一想《西游记》里的场景,唐僧师徒四人每过一个国家,都要拿出“通关文牒”,在当地盖上章,证明是合法通过,才能去往下一站。

  你把这个场景套用在唐代意欲北上的外商身上,也差不了多少。他们得先去官府打一个申请,声明自己要北上做买卖,团队里共有多少人,具体姓名、年龄、相貌特征(比如,阿大嘴角边有颗痣,阿二皮肤比较黑之类,毕竟那个时候也没有照相技术),带了多少种货物,各种货物的数量,都要一一写明,官府一一审核后,发现外商说的都是实话,就大笔一挥,写一份“公验”,发给领头人。拿到这封“介绍信”,外商才可以安心北上做买卖。

  手续齐全方可北上做买卖

  看到这儿,你或许要问了,这封“介绍信”到底有何用处?如果没有“介绍信”就上路,他们连广东都出不了,别说去扬州、洛阳了。据史料记载,大唐年间,各交通要隘、关口、码头,都有士兵把守,查验过往路人的“介绍信”,外商如果拿不出来,就是“浮逃人”,别想平平安安过关。

  当然,如果外商手续齐全,那就没啥好担心的了。守卫仔细看一看阿大的嘴角边是不是有颗痣,阿二是不是皮肤比较黑,团队里的人有没有多一个、少一个,再验一验所带的货物是否与文件所载的一致,发现一切都没问题,在“介绍信”上盖个章,外商就可以顺利过关了。按照规定,守卫如果故意刁难,找茬不放行,是要被打板子的。

  虽说开“介绍信”有点繁琐,但各国商贾还是很乐意从广州北上去各地做生意的,毕竟,生意所得的利润,可以抵得过所有的麻烦。况且,大唐盛世的时候,国力强盛,很多外商住得时间久了,有点乐不思蜀,又或者故国战乱,有家不能回,定居下来的也不少。

  官方欢迎外商定居广州

  在唐代,外国人更多被说成“化外人”,意思是还没有受到儒家圣训教化的人,在国家的法典里,用的也是“化外人”这个说法。如果外商选择定居广州,那叫化外人归附,朝廷是很欢迎的,故而手续并不复杂。外商跟官府打个申请,官府一边给衣给食,一边往上报,得到批准后给个户口,这事就成了。

  盛唐年间,外商不管有没有定居,要娶个本地妻子,不会有太大阻碍,广州城里“藩汉杂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外商与本地妻生了孩子,财产继承,也按朝廷的规矩来,万一出门做生意,不幸在客旅中亡故,官府还会尽力寻找他的家人,来继承他的财产,反正他从哪里出发,去过什么地方,“介绍信”上都写得清清楚楚,要找起来也不会太费劲。

  外商聚集广州做生意,总有“借债还钱”这些事。据唐朝年间来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回忆,这种借贷交易一般发生在外商之间。双方签约时,放贷人与借贷人各写一张票据,签名盖手印。接着,他们把两张票据并在一起,在接连处再一起签上大名,然后各拿一张。这样的操作,跟现在盖“骑缝章”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契约一旦生效,债务人必须按时还钱,倘若故意赖账,放贷人就可以把他告到官府。不过,按照苏莱曼的说法,闹到官府去的债务纠纷很少,放贷纠纷一般能和平解决。

  故意当“老赖”,后果很严重,不过,倘若借债的外商破了产,官府确认后,就会传唤债主,“用天子府库里的钱来还清”,然后贴出公告,禁止其他人再与破产者打交道,以免受损失。破产的外商大买卖肯定是做不了了,但弄个小火炉,卖卖胡饼,维持生计并不太难,也算是盛世大唐的一项仁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8大唐年间,外商在广州要守哪些规矩? 王月华2024-05-27 2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