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

第四期调研课题聚焦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调研团畅言:

广州要率先“飞”出商用样板

钟达文、周伟力、张露、王楚涵

本文字数:5528

周斌

李志坚

贺同林

刘强

吴兆春

龚涛

广汽复合翼构型飞行汽车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农业无人机能胜任多种作业场景。(受访者供图)

亿航智能已在国内多座城市开展低空旅游场景的试运行。(受访者供图)

  在万米高空和广袤地面之间,一个万亿级的低空经济产业正在崛起。广州,正在这个万亿的广阔空间里“飞”出一片天:今年3月初,广汽飞行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飞行展示,首次完成在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进行飞行验证;4月7日,亿航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这是全球eVTOL(垂直升降飞行汽车)行业内首张“准生证”;十天后,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在广州大学城落地。展望未来,2025年广汽将启动飞行汽车示范运行工作,202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2~3座城市之间的城际立体出行样板有望形成……

  低空经济领域的突破接连出现在广州,绝非偶然。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赫然在列。今年,广东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支持广州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那么,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如何“飞”得更快更稳?如何在载人、物流、农业、旅游、消防、应急等领域“百花齐放”?如何兼顾安全与普惠?日前,广州日报“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团队与多家低空经济领域翘楚企业以及专业人士展开对话,共同探寻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调研报告/“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调研课题组

  本期统筹记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

  6-7版主笔/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周伟力、张露、王楚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宏斌(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宏斌、陈铭曦

  系列统筹:汤新颖、张毓

  版式统筹:黄思勤

  调研团队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 周斌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 李志坚

  ●广州空港委市管一级调研员 贺同林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强

  ●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吴兆春

  ●南方基金中国国企ETF基金经理 龚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达文、周伟力、张露、王楚涵、黄宏斌、陈铭曦

  调研样本 :

  小鹏汇天

  广汽研究院

  亿航智能

  极飞科技

  合利智能

  成至智能


  实地调研

  “造得出”:广州在两条制造路径上均领先

  4月18日,在广州大学城青创汇,一架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稳稳垂直起飞,在沿江绿化带绕行一圈后返回降落,全程自动驾驶。这一幕发生在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发布活动中,示范岛项目首批规划广州大学城青创汇、广东科学中心、岭南印象园和中心湖停机坪四个起降点,串联起约17公里的空中环岛线路,配套飞行汽车起降、停放、补能、通信等基础设施。“在此规划飞行汽车起降点基础设施建设,是建立空中出行网络的第一步,在广州大学城‘打飞的’已经变为现实,相信未来会在广州甚至全国进行推广。”小鹏汇天总裁赵德力表示。

  作为广州汽车的龙头,广汽“上天”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初,广汽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了一场飞行展示,首次完成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下的飞行验证。

  小鹏汇天和广汽的“飞天之路”进展如此之快,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广州汽车产业。广汽研究院飞行汽车业务研发负责人苏庆鹏认为,包括“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在内,飞行汽车约60%的核心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相同,飞行汽车可以共享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红利、分摊研发成本。除了零部件共享以外,“在研发领域,飞行汽车可以共享自动驾驶等新能源汽车软件的研发成果;在生产领域,飞行汽车可基于汽车产业链和工业化能力,推动更大规模生产;在服务领域,飞行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可共享智慧站、大数据中心、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苏庆鹏说。

  从地上跑的车到空中飞的车,是一条可行的“进化”路径。而在另一条路径即不经过汽车、直接研发飞行器上,广州同样领先。调研团队在亿航智能展厅的显眼处看到了三张证件: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标准适航证。“这三张证是载人航空器投入商业化运营的必要条件,目前亿航EH216-S已经顺利取证,并完成了商业首飞演示,正按照计划持续推进商业化运营。”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说。另外,亿航EH216-S已在国内多座城市开展低空旅游场景的试运行,累计完成过万架次安全运行试飞。“通过试飞,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运营团队,开发出一套数字化的UAM运营管理和服务平台,并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可行的、可复制的试运行经验。”贺天星自信满满。

  参与调研的广州空港委市管一级调研员贺同林表示:“低空飞行器商业运行的首飞,广州要争取抢在最前面,率先把商用运营模式‘打个样板出来’,这样广州产业界才能有更宽广的盈利和发展空间。”他对此充满信心,“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无人机器件检测中心、全国小飞机适航审定中心都在广州,相信可以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飞得通”:可用于市内出行和城际出行

  广州“向上飞行”的步步领先,恰恰在于其“向下扎根”的市场意识。

  在市场策略和产品结构上,广汽和亿航有相似之处,均在产品研发之初就针对未来的通勤市场需求做出规划。

  以广汽为例,其产品覆盖了用于城市内短途出行的GOVE多旋翼飞行汽车和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出行的复合翼构型的飞行汽车。“与多旋翼飞行汽车相比,复合翼构型只需要将10%动力用于保持飞行高度,其余90%动力则用于续航。如此一来,续航里程可以大幅增加,复合翼构型的飞行距离可达200公里,可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之间飞行需求。”苏庆鹏说,“复合翼构型正在推进,争取今年内可以实现首飞,2027年量产。”

  亿航EH216-S也是一款多旋翼构型飞行器,其空中点对点的飞行距离是三十公里,换算成地面距离就相当于超过55公里的行车距离——可以完全覆盖大部分一线城市的通常出行直径。如果要在城际之间飞行,就可以用到其固定翼产品VT-30,其设计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左右、设计续航时间约100分钟,垂直起降,无需占用跑道。“我们将打造未来低空域交通出行的闭环。”贺天星说。

  贺同林则认为,多旋翼构型和固定翼构型这两种飞行器各有可用。有固定翼的能靠机体本身产生升力,只要进入巡航状态,就能充分利用空气效能,电机工作功率只需要满载或者起降阶段的30%-40%就可以维持飞行,因而更省电、飞得更远。而多旋翼构型的优势是占地面积小、使用灵活,对城市场景的适应能力更强。“固定翼构型飞行器直径最少在13米到20米之间,多旋翼构型飞行器直径可能才几米。另外,后者产生的噪声相对较小,只要距离相关建筑物100米以上,噪声可以降到学校和居民区能接受的55分贝以下。”他说,“小个子有小个子的灵活性,一般城市通勤大部分都在多旋翼构型10-15分钟的飞行覆盖范围内。”

  市场“飞得通”,是广州低空经济从业者信心的来源。

  贺天星预计,广州未来一到两年就会形成一些“低空经济样板工程”和“样板使用场景”,“围绕城市内的一些固定线路的交通接驳和城市观光,例如珠江两岸的跨江对飞可能三分钟就可以完成。”

  “用得上”:无人机已进入寻常生活

  除了通勤飞行以外,低空经济已经在更多领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在广州黄埔,一个造型酷似太空基地的超级农场里,从播种到收获几乎“无人下地”,“在办公室里种田”甚至“点手机种田”已经成为现实。这一切背后的奥秘就在于多功能无人机,从自动播种、施肥到病虫害自动预警,再到精准播撒农药、运输耕种用品,无人机都能胜任。极飞科技空中机器人部高级产品工程师麦浩锋告诉记者,极飞无人机最大作业效率可达到11秒撒完一袋50公斤的肥料,既不受地形阻隔,也避免了人为踩踏农田。极飞超级农场研发负责人管武烈对未来还有更多期待:在低空飞行器的帮助下,“随着水稻田管理进一步无人化,农作物收割甚至也可以用飞行器来帮助完成。”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近年来农业无人机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从最早只能执行简单指令,到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主化能力,如今的农业无人机已经能够在指定地块自动规划航线、自主作业并避障,还能实时根据环境信息和作业进展进行智能调整。

  从绿色农田“飞”到电商直播间,广州低空经济的想象力在线下线上飞速流转。

  今年3月21日,13架低空航空器在淘宝直播间售出,开创了全球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线成交的先例。其中的1架为全额付款,买家是来自广州的合利智能。该公司总裁张驿表示,合利智能作为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综合运营服务商,正加快拓展eVTOL(垂直升降飞行汽车)示范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与交通、物流、旅游、文化、体育等场景深度融合创新,催生“低空飞行+N”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为传统行业打造增长引擎,未来还将加快落地低空经济融合创新试验示范项目建设,以通感一体的新型低空融合基础设施为支撑,逐步落地重要城市、核心区域的低空交通综合枢纽,推动城市低空交通进入实质性商业应用。

  低空经济的广阔应用前景也反映在多家企业的运营增长势头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飞科技的智慧农业产品累计服务面积达到17.2亿亩次。作为一家专注于无人机任务载荷研、产、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成至智能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60%,出口更是快速增长。成至智能还持续扩大研发投入,新招聘了数十名研发工程师,并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将持续聚焦重点技术攻关,努力拓宽无人机应用的广度,围绕无人机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为市场提供全套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行业数据

  2035年有望为广州拉动2000亿元GDP

  低空经济的前景受到一致看好。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全国低空经济规模分别为2911.8亿元、3780.7亿元和5059.5亿元,并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曾对垂直升降飞行汽车的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到2035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中国的市场规模可达6319亿元,占三分之一强。

  广州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能“飞”出怎样的姿态呢?贺同林估算,广州2023年低空经济总规模在200亿元~300亿元之间,参照全国数据以及广州的基础和优势,预估2026年广州低空经济规模可突破1000亿元,争取占到全国的10%左右。

  按照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日均跨城通勤人口、广州市内全口径通勤人口、广州每日快递件数等数据,贺同林推算:2032年-2035年间,大湾区城际载人空中交通每日飞行约25000架次,年营收达189亿元,广州约占1/3即大约63亿元;广州市内载人空中交通每日飞行约20000架次,可实现43.8亿元年营收额;通过低空运输广州市内快递每日飞行约67400架次,年营收达123亿元。上述三项加总保守估计约200亿元,按照1:10的产业拉动效应,仅城市空中交通和无人机物流这两项,可在2035年前后拉动广州GDP约2000亿元,再加上其他领域的应用,总规模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由此可见,低空经济对于‘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是一个重要的新增长点。”贺同林认为。

  对低空经济的拉动效应,南方基金中国国企ETF基金经理龚涛从“起飞前”“飞行中”和“落地后”三个环节都看到了投资机会。“首先是起飞前,也就是造飞行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等相关制造业有望率先释放潜力。”他说,“其次是飞行中,飞行器起降点以及配套的地面基础设施必不可少,通信、导航、计算机行业有望受益。”到了落地后,飞行器用于牧业飞行、航空探测、医疗救护、航空物流、飞行培训、空中游览等多种场景,将在相关行业掀起浪潮。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强也对低空经济的技术带动效应寄予厚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新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快速渗透,例如无人化、智能化飞行在飞行器应用中将加速;优化飞行路径、准确感知飞行环境、实时检测与解除飞行冲突、实时监控飞行状态等需求,也可能反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大数据运营更具预测性与精确性,不断优化低空飞行运营方案和减少运营成本。”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 A6广州要率先“飞”出商用样板 钟达文、周伟力、张露、王楚涵2024-05-23 2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