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公务员部分岗位年龄调整到40周岁”冲上热搜。据媒体报道,一些地区将招录公务员的部分岗位年龄调整到40周岁,为打破35岁职业门槛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助于改变职场年龄歧视。
其实,“4050”待业现象、“35岁+”话题并非第一次进入舆论场。公众对打破“35岁门槛”、放宽“40岁门槛”的期待一直都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地放宽公考年龄限制是对现实关切的回应。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劳动力平均年龄已逼近40岁,其中乡村男性劳动力已超40岁,全国有5个省份劳动力平均年龄也超过40岁。只有破除就业年龄歧视,方能促进就业供需匹配,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所以,是时候迈过“35岁门槛”了。眼下,多地放宽公考年龄限制,主要还是面向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从推开的速度和范围来看,将来放宽“40岁门槛”还有很大的空间。
接下来,期望公考充分发挥风向标作用,促使全社会加快破除就业年龄歧视。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个人、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层面是否已经为此未雨绸缪?每个人从今天开始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个人竞争力,尽己所能突破职业发展中的能力瓶颈。用人单位要积极调整用人策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就业环境。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