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还是李鬼?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一批涉诈高风险APP,包括“中国供销合作社”“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虚假APP,主要集中在伪造国家机关、金融投资以及刷单返利等方面。(4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总结“李鬼”的招数,有的是偷梁换柱,盗用国家部委的名字、套用官方公开信息、仿造正版APP的页面,借用“国字号”实施诈骗;有的是无中生有,编造虚假投资理财项目,以高收益为诱饵,忽悠不明真相的人“入股投资”……浑水摸鱼、瞒天过海,这些虚假涉诈APP让人损失财产,让“国字号”公信力蒙灰,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同时,其背后暴露的手机应用市场乱象、地下黑产等问题,亦需警惕。
画皮如何撕?既要“打假”,也要“辨真”。有关部门要尽到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惩戒的责任与义务,建立涉诈APP黑名单数据库,遏制涉诈APP的滋生和传播。手机应用市场要当好“守门人”,对那些明显移花接木、以假乱真的APP严格审查,不予上架。作为直接利益攸关者,消费者要尽量通过正规的手机应用市场下载APP,不盲目加“客服”、不随便扫码、不乱点陌生链接,防止被李鬼钻了空子。
这些年来,虚假APP虽屡屡曝光、年年喊打,但却“野火烧不尽”。说到底,并非因为它们招数有多高明,而是因为监督和管理未落到更实、更细处。此次“国字号”涉诈APP招摇过市,就是一记警钟。 (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