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提起学习,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就像篮球,“拍一拍才会蹦一蹦”,不是不聪明,但就是对学习没有主动性、内驱力。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呢?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说,答案就在情绪能量里。如果学习能够让孩子从中获得快乐,学习过程被肯定、被赞美、被重视,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好的情绪能量,这种力量会推动孩子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道理很明白,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林文采所著的《情绪疗愈》一书中提到,如果孩子努力学习,认真写作业之后,能够从“重要的人”那里得到肯定、重视等,他们就会产生舒适的情绪。这种情绪滋养着孩子,有助于孩子产生学习动力。如果父母能把握这一点,及时为孩子创造舒适的情绪能量,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大为提升。如果父母总是把注意力放到孩子没做好的地方,动辄批评、挑刺,那么孩子无法获得一个正向的感觉,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父母不妨细细回忆一下,当你跟孩子发生争执时,孩子是不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平复心情?当一个孩子处在情绪内耗的状态,又怎么能专注到学业上呢?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情绪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学习本身的问题。
解决情绪问题首先需要看见孩子的情绪并及时疏导。如何疏导?《情绪疗愈》一书中提到一些方法,例如,表达法,让孩子把情绪写下来,说出来,画出来;声能法,通过唱歌甚至是大喊的方式把情绪释放出来。
其次,需要有效表达,增进彼此理解。很多家长一上来就是“我觉得”“我希望”,这往往会让孩子反感,并不利于有效地沟通。《情绪疗愈》提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一致性沟通。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讲事实。告诉对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讲完事实再谈感受。谈感受的时候,可以讲得尽量详细、具体一点;感受讲完才说期望。把你的期望清清楚楚告诉对方,不要让对方猜。尽量不用抽象的字眼,要明确表达希望对方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最后,正面表达祝愿,比如:“我相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